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地被物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被引:12
作者
鲜骏仁 [1 ]
张远彬 [2 ]
胡庭兴 [3 ]
王开运 [4 ]
杨华 [3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3]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4]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和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被物; 吸水过程; 储水能力; 王朗保护区;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3.035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实地调查和水浸法,研究了王朗保护区7种典型生态系统(草地(GL)、灌丛(SH)、白桦林(BF)、混交林(MF)、冷杉林(FF)、云杉林(SF)和方枝柏林(CF)的地被物层贮量吸水过程与最大储水量,并以此为基础评价该区域地被物层的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1)不同生态系统地被物层贮量及其最大储水能力差异较大,其顺序依次为SF>FF>MF>CF>BF>SH>GL和SF>FF>MF>CF>SH>BF>GL;(2)在地被物的吸水过程中,储水量(Q)和吸水速率(S)与浸泡时间(t)的关系可分别用Q=c ln(t)+d和S=a t-b拟合(R2>0.9);(3)王朗保护区各种生态系统的地被物层累积贮量为5.36×10~5 t,最大储水量为2.20×10~6 t。从退化生态系统或采伐迹地的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水源涵养效益角度分析,亚高山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地被物层水源涵养潜力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杉木与阔叶树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对土壤活性有机质的影响 [J].
王清奎 ;
汪思龙 ;
于小军 ;
张剑 ;
刘燕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6) :1203-1207
[2]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和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优势植物及地表凋落物层的热值 [J].
黄钰辉 ;
官丽莉 ;
周国逸 ;
罗艳 ;
唐建维 ;
刘玉洪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3) :457-463
[3]   长白山白桦(Betula platyphlla)纯林和白桦山杨(Populus davidiana)混交林凋落物的分解 [J].
李雪峰 ;
张岩 ;
牛丽君 ;
韩士杰 .
生态学报, 2007, (05) :1782-1790
[4]   绵阳官司河流域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含量及动态变化 [J].
骆宗诗 ;
向成华 ;
慕长龙 .
生态学报, 2007, (05) :1772-1781
[5]   林地枯落物层水文特征研究进展 [J].
赵艳云 ;
程积民 ;
万惠娥 ;
胡相明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2) :130-134
[6]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四种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动态及养分释放 [J].
李海涛 ;
于贵瑞 ;
李家永 ;
陈永瑞 ;
梁涛 .
生态学报, 2007, (03) :898-908
[7]   川西高山和亚高山灌丛的地被物及土壤持水性能 [J].
张远东 ;
刘世荣 ;
马姜明 .
生态学报, 2006, (09) :2775-2782
[8]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水源涵养效益研究 [J].
宫渊波 ;
麻泽龙 ;
陈林武 ;
胡庭兴 ;
张健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3) :28-32+36
[9]   三峡库区3种林下枯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 [J].
张洪江 ;
程金花 ;
史玉虎 ;
祁生林 ;
程云 ;
潘磊 ;
何凡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55-58+123
[10]   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的蓄水功能 [J].
潘紫重 ;
杨文化 ;
曲银鹏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5)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