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欺诈的民法规制
被引:45
作者:
许德风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欺诈;
实质性;
合同撤销;
缔约过失;
欺诈侵权;
恶意抗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欺诈是常见的社会现象。欺诈行为会侵犯他人的意志自由,破坏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信任关系,应以法律加以规制,而民法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就欺诈的构成要件而言,应充分认识到欺诈恶意可导致其他构成要件的放宽:在因受欺诈而撤销意思表示时,一般不要求欺诈内容的实质性;欺诈恶意还可以导致因果关系认定上的放宽。就欺诈的法律效果而言,现行法以恢复原状为目标的安排,难以充分实现法益保护和行为预防的目标,应予改进,强化欺诈撤销后受欺诈人的救济措施,并综合运用返还、侵权和违约赔偿等制度,惩罚欺诈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9
页数:1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