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欺诈的法律规制路径

被引:14
作者
武亦文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投保欺诈; 欺诈撤销权; 纯粹经济损失; 对价平衡原则; 除斥期间;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9.05.006
中图分类号
D922.284 [保险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现行保险法规范对投保欺诈的规制明显不足,为投保欺诈者提供了可乘之机。既有的非保险法规制路径有合同法和侵权法两条路径。对于前者,投保欺诈不符合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缔约过失损害赔偿责任无法为保险人提供救济。此外,承认保险人欺诈撤销权规定的可适用性,则会破坏如实告知义务制度的基本框架,损害《保险法》的体系性,因而均不足取。对于后者,故意损害他人纯粹经济利益的行为在我国侵权法上可被认定为侵权行为,投保欺诈属于故意损害保险人纯粹经济利益,造成保险人经济损失的,构成侵权,投保人须对保险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但侵权法路径在举证方面的难度和成本导致其并非投保欺诈的最优规制路径。为实现对投保欺诈最充分的规制,保持法秩序的一致性,应当回归到保险法路径中,以对价平衡原则和保险消费者保护原则为基本价值理念,对保险法规范进行改造。一是将2年除斥期间延长为5年,二是将除斥期间内未发生保险事故作为除斥期间规定的适用前提。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7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合同法》第42条(缔约过失责任)评注 [J].
孙维飞 .
法学家, 2018, (01) :179-191+196
[4]   论投保欺诈背景下的保险人合同撤销权——以一起投保欺诈案件的两级法院判决为线索 [J].
任以顺 .
保险研究, 2015, (03) :80-91
[6]   论美国不可争议条款规制投保欺诈的制度构成及其正当性 [J].
李青武 ;
于海纯 .
比较法研究, 2014, (01) :112-124
[7]   保险法如实告知义务的制度重构 [J].
马宁 .
政治与法律, 2014, (01) :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