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技术发展及应用概述

被引:9
作者
何涛
胡红旗
刘红波
陈鸣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所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萃取; 材料制备; 化学反应; 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02 [化工过程(物理过程及物理化学过程)];
学科分类号
081701 ; 081704 ;
摘要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萃取、化学反应、材料制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提出在萃取方面 ,超临界流体可以克服传统方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后处理困难等缺点 ,还能萃取传统方法难于萃取的热敏性天然产物等 ;在化学反应方面 ,用超临界流体可以避免使用有毒有机溶剂 ,提高反应速度和选择性 ,而且可以通过改变压力和温度调节反应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 ;在材料制备方面 ,可以得到与常规方法形态、性能不同的产品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超临界二氧化碳渗透技术的研究进展 [J].
叶树集 ;
陈鸣才 ;
黄玉惠 ;
丛广民 .
化学研究, 1999, (03) :38-41
[22]   第二类超临界流体萃取银杏叶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 [J].
邓启焕 ;
高勇 .
中草药, 1999, (06) :419-423
[23]   苯乙烯在超临界CO2中的聚合反应 [J].
胡红旗 ;
陈鸣才 ;
李静 ;
丛广民 .
石油化工, 1999, (01) :12-14
[24]   超临界CO2中的丙烯酸聚合反应 [J].
胡红旗 ;
陈鸣才 ;
李静 ;
丛广民 .
高分子学报, 1998, (06) :101-104
[25]   应用SFE-CO提取丹参脂溶性有效成分工艺研究 [J].
苏子仁 ;
陈建南 ;
葛发欢 ;
周华 ;
刘中秋 ;
许晓峰 ;
刘良 .
中成药, 1998, (08) :1-2+50
[26]   超临界二氧化碳连续萃取蒜油的实验研究 [J].
臧志清 ;
周端美 .
中国粮油学报, 1998, (03) :23-26
[27]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酶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J].
阮新 ;
曾健青 ;
张镜澄 .
广州化学, 1998, (02) :51-56
[28]   超临界CO2流体的性质及其在高分子科学中的应用 [J].
胡红旗 ;
陈鸣才 ;
黄玉惠 ;
丛广民 .
化学通报, 1997, (12) :21-27
[29]   超临界CO2流体提取辣椒精细成分的研究(Ⅰ)──从干辣椒中提取辣椒色素 [J].
赵亚平,胡成一,林茂福,周峰 .
食品工业科技, 1996, (04) :15-18
[3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及药物分析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景 [J].
葛发欢 ;
李菁 ;
王海波 ;
辉国钧 .
中药材, 1995, (06) :31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