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两次流域性致洪暴雨异同点分析

被引:9
作者
许霖
姚蓉
陈斗
机构
[1] 湖南省气象局
关键词
暴雨; 洪涝; 灾害成因; 对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水情资料及灾情资料,对发生地点、季节及影响系统相似的2010年7月8-14日和2012年7月11-19日两次湖南省持续性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暴雨过程均具有持续时间长、暴雨频繁且集中、累计雨量大、洪涝严重等特点;(2)东北冷涡加强、副高东退南落,冷、暖空气在湖南交汇,导致连续性暴雨发生;(3)"10.7"暴雨过程冷、暖气流势力相当,雨带呈东西向,稳定少动,致灾性强。而"12.7"暴雨过程冷空气势力较强,雨带呈移动性,虽然致灾范围广,但灾情较前者轻。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102+126 +10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湖南省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分布关系分析 [J].
方琼 ;
段中满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2, 23 (02) :83-88
[2]   江苏盛夏两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J].
韩珏靖 ;
陈飞 ;
沈建 .
气象科学, 2011, 31(S1) (S1) :113-122
[3]   2010年夏季湖南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J].
黄菊梅 ;
覃鸿 ;
袁泉 ;
杨伟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1, 26 (04) :424-432
[4]   2009年7月4-6日北海地区暴雨过程初步分析 [J].
蔡建初 ;
梁广沃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 31 (02) :16-17+33+114
[5]   2009年7月初广西致洪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J].
苏贵睦 ;
陈向东 ;
陆洪波 ;
梁玉春 ;
梁毅进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 31 (01) :35-38+45+118
[6]   淮河流域安徽省2007年的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J].
薛仓生 ;
金菊良 ;
丁峰 ;
李舒宝 .
灾害学, 2009, 24 (01) :86-91
[7]   我国山洪灾害高易发降雨区分布研究 [J].
李中平 ;
毕宏伟 ;
张明波 .
人民长江, 2008, (17) :61-63
[8]   福建省主要流域的暴雨洪涝特征 [J].
陈惠 ;
陈家金 ;
李文 ;
蔡文华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S1) :276-280
[9]   湖南地区暴雨的分类及回波特征分析 [J].
黄小玉 ;
陈媛 ;
顾松山 ;
周雨华 ;
陈章法 ;
于华英 ;
夏正龙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5) :635-643
[10]   湖南洪涝灾害成因及治理对策 [J].
方至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2)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