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行政方式实现司法正义?——对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程序的初步考察

被引:30
作者
陈瑞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死刑复核; 行政化; 裁判程序; 书面审; 单方讯问; 诉讼化;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7.04.018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程序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行政化裁判程序。这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只是通过秘密、书面和间接的阅卷工作对下级法院的事实裁判进行复审;不在公开的法庭上听取检察官和辩护律师的意见;核准被告人死刑不在公开的法庭上进行,只采取秘密提审的方式,等等。这是一种司法裁判权的任意扩张,所带来的后果是当事人诉权的严重萎缩,不利于实现司法正义。学术界应该对这种寄希望于行政方式实现司法正义的制度设计进行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关于加强死刑案件辩护的若干问题 [J].
顾永忠 .
法学家, 2006, (04) :85-93
[2]   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06, (04) :63-79
[3]   死刑复核程序改革与检察机关的介入权 [J].
张智辉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4) :97-101
[4]   论死刑核准权的收回与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 [J].
周道鸾 .
时代法学, 2005, (06) :5-14
[5]   死刑案件实行三审终审制改造的构想 [J].
陈卫东 ;
刘计划 .
现代法学, 2004, (04) :64-68
[6]  
论死刑适用兼论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J]. 胡云腾,申庆国,李红兵.人民司法. 200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