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崩塌机理研究:以湖北鹤峰红莲池铁矿边坡为例

被引:18
作者
王章琼
晏鄂川
尹晓萌
张颀明
唐睿璇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关键词
反倾岩坡; 崩塌; 弯曲倾倒; 离散元数值模拟; 破坏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7 [岩石稳定性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湖北鹤峰红莲池铁矿山体崩塌为例,在分析边坡地质条件及采矿扰动的基础上,通过离散元软件UDEC模拟,研究边坡在自重、露采、地下开采等因素作用下的变形破坏特征,认为这一类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发生崩塌灾害的控制性因素主要有4个:(1)层状块裂岩体结构,岩体被岩层面及节理切割成块体,离散性好,形成架空结构;(2)露天开采导致弯曲倾倒变形,露采区上部岩体发生类似于"悬臂梁"的弯曲变形,边坡处于长期蠕变状态;(3)地下开采直接降低下部岩体的竖向承载力,同时,部分"悬臂梁"嵌固端被截断,导致其抗弯力矩降低,边坡岩体加速蠕变;(4)暴雨加速崩塌发生,降雨入渗直接导致岩体结构面强度降低,并在节理裂隙中产生渗透压力或静水压力,加速崩塌的发生。对于该类层状反倾山体,矿体主要埋藏于地下,山脚也有出露,前期露天开采和后期地下开采共同导致山体应力环境的调整,是崩塌发生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对露天采空区上部岩体进行支撑、对地下采空区进行及时回填、对山体上部裂隙进行封填的防治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295 / 23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地下开采扰动下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
    徐帅
    李元辉
    安龙
    杨宇江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2, 29 (06) : 888 - 893
  • [2] 反倾层状结构岩质边坡动力响应特性及破坏机制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杨国香
    叶海林
    伍法权
    祁生文
    董金玉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 (11) : 2214 - 2221
  • [3] 反倾岩质边坡悬臂梁极限平衡模型的改进
    卢海峰
    刘泉声
    陈从新
    [J]. 岩土力学, 2012, 33 (02) : 577 - 584
  • [4] 露天转地下不扩帮延伸开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徐帅
    李元辉
    高振领
    戴星航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1, 28 (04) : 608 - 613
  • [5]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力学模型
    张以晨
    佴磊
    沈世伟
    王洁玉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 (S1) : 207 - 213
  • [6] 某具有软弱夹层的反倾岩坡变形特征探索
    黄秋香
    汪家林
    [J]. 土木工程学报, 2011, 44 (05) : 109 - 114
  • [7] 重庆武隆鸡尾山危岩体形成与崩塌成因分析
    刘传正
    [J].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3) : 297 - 304
  • [8] 石质山区崩塌灾害形成机制——以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岩山为例
    陈洪凯
    鲜学福
    唐红梅
    [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0, 42 (03) : 1 - 6
  • [9] 斜倾厚层山体滑坡视向滑动机制研究——以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为例
    殷跃平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2) : 217 - 226
  • [10] 2009年6·5重庆武隆鸡尾山崩滑灾害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初步研究
    许强
    黄润秋
    殷跃平
    侯圣山
    董秀军
    范宣梅
    汤明高
    [J].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4) : 433 -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