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治理的“寡头定律”及其解释

被引:22
作者
印子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村级治理; 富人治村; “寡头定律”; 乡村关系; 基层治理能力;
D O I
10.13300/j.cnki.hnwkxb.2018.02.015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村级治理定位为供给公共品、培育现代公民和促进国家政权建设。国家治理转型和乡土社会变迁催生出的"富人治村"是乡村治理嬗变的表象。村级治理在权威结构、资源配置和利益攫取等方面呈现出寡头特征,灰色利益生产、精英结盟和政治庇护促成寡头治理再生产。外生性利益输入和乡土弱社会成为寡头治村的形塑要件。村级治理的"寡头定律"界定出资源下乡时代乡村政治实践的本质特征,寡头治村的相对固化消解掉村级治理的基本目标。面对普遍存在的村庄寡头政治,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超越基层民主建设命题,对以县为主的地方治理提出深刻而直接的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6+160 +160-1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富人治村的类型与基层民主实践机制研究 [J].
仇叶 .
中国农村观察, 2017, (01) :52-66+142
[2]   农村分化背景下富人治村的类型及其影响 [J].
刘磊 .
人文杂志, 2016, (12) :110-117
[3]   富人治村的类型与机制研究 [J].
陈柏峰 .
北京社会科学, 2016, (09) :4-12
[5]   “新代理人”:项目进村中的村治主体研究 [J].
李祖佩 .
社会, 2016, 36 (03) :167-191
[6]   “项目进村”过程中的混混进入 [J].
李祖佩 .
青年研究, 2016, (03) :49-57+95
[7]   中国农村的“半工半耕”结构 [J].
杨华 .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 (09) :19-32
[8]   分利秩序与基层治理内卷化 资源输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 [J].
陈锋 .
社会, 2015, 35 (03) :95-120
[9]   村“两委”选举中派系贿选现象研究 [J].
吴思红 ;
李韬 .
政治学研究, 2015, (01) :104-113
[10]   资源下乡与分利秩序的形成 [J].
王海娟 ;
贺雪峰 .
学习与探索, 2015, (02) :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