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中甸普朗斑岩铜矿床地球化学与成矿机理初探

被引:50
作者
王守旭
张兴春
冷成彪
秦朝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斑岩铜矿; 成矿机理; 稀土元素; 硫同位素; 中甸普朗;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7.03.004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普朗斑岩铜矿是一个典型的与洋壳俯冲相关的大型乃至超大型矿床,通过对矿区代表性含矿斑岩与无/弱矿化斑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对比、硫同位素示踪等方面的研究,表明矿石随Cu品位的增高,稀土总量(∑REE)和稀土分馏参数〔(LREE/HREE)、(La/Yb)N及(La/Yb)N、(Gd/Yb)N〕呈连续降低趋势,负铕异常一般显示为逐渐增强的趋势,但在发育有强烈的晚期钾长石脉的情况下,出现反弹减弱特征。硫化物(黄铜矿、黄铁矿和辉钼矿)的δ34SCDT变化范围为-2.23‰~3.75‰,基本呈塔式分布特征,主要为深源岩浆硫。
引用
收藏
页码:277 / 28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滇西北中甸地区中-酸性斑岩及其含矿性初步研究[A]. 曾普胜,莫宣学,喻学惠,卢振权.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1999
[12]  
Giant versus small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of Cenozoic age in northern Chile: adakitic versus normal calc-alkaline magmatism[J] . Roberto Oyarzun,Alvaro Márquez,Javier Lillo,Ivan López,Sergio Rivera.Mineralium Deposita . 2001 (8)
[13]   斑岩铜矿的源岩或源区探讨 [J].
芮宗瑶 ;
张立生 ;
陈振宇 ;
王龙生 ;
刘玉琳 ;
王义天 .
岩石学报, 2004, (02) :229-238
[14]   斑岩Cu-Mo-Au矿床:新认识与新进展 [J].
侯增谦 .
地学前缘, 2004, (01) :131-144
[15]   三江地区义敦岛弧造山带演化和成矿系统 [J].
侯增谦 ;
杨岳清 ;
曲晓明 ;
黄典豪 ;
吕庆田 ;
王海平 ;
余金杰 ;
唐绍华 .
地质学报, 2004, (01) :109-120
[16]   滇西北中甸斑岩及斑岩铜矿 [J].
曾普胜 ;
莫宣学 ;
喻学惠 ;
侯增谦 ;
徐启东 ;
王海平 ;
李红 ;
杨朝志 .
矿床地质, 2003, (04) :393-400
[17]   初论陆-陆碰撞与成矿作用——以青藏高原造山带为例 [J].
侯增谦 ;
吕庆田 ;
王安建 ;
李晓波 ;
王宗起 ;
王二七 .
矿床地质, 2003, (04) :319-333
[18]   中甸弧碰撞造山作用和岩浆成矿系统 [J].
杨岳清 ;
侯增谦 ;
黄典豪 ;
曲晓明 .
地球学报, 2002, (01) :17-24
[19]   斑岩铜矿研究的若干进展 [J].
王奖臻 ;
李朝阳 ;
胡瑞忠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4) :514-519
[20]   中甸地区三叠系的沉积混杂作用 [J].
张世涛 ;
冯庆来 .
云南地质, 2000, (0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