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调查中的检察引导问题研究

被引:42
作者
李奋飞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调查—公诉”模式; 监察机关; 检察机关; 职务犯罪调查; 引导调查取证; “以审判为中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完成后,监察机关既承担着违纪违法的调查职责,也拥有了对职务犯罪的调查权,监察调查因被认为"不是侦查",使得职务犯罪的追诉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调查—公诉"模式。该模式可能存在多种隐患,尤其是监察机关的刑事调查或将游离于"诉讼"之外,甚至有诱发"调查中心主义"的危险。要使"调查—公诉"模式得以优化升级,特别是在"以审判为中心"的统辖下,应考虑确立职务犯罪调查中的检察引导制度。作为公诉的准备活动,监察机关的刑事调查与公安机关的侦查一样,也是国家追诉犯罪机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确保追诉能够取得成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疏漏,实现惩治腐败的有效性,应让检察机关介入监察机关的刑事调查,使其能够动态地了解整个刑事调查过程,并可以运用自己的诉讼经验,就证据的收集、固定、审查和运用向监察机关提出意见。尽管监察体制改革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并不妨碍其通过提前介入、决定逮捕、退回补充调查、非法证据排除、不起诉等多种方式,来引导乃至监督监察机关的刑事调查。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4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   司法的逻辑 [J].
龙宗智 .
中国法律评论, 2018, (04) :1-6
[3]   监察与司法程序证据衔接的规范性考察 [J].
王瑞剑 .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8, (04) :19-24
[4]   刑事审前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 [J].
李奋飞 .
中国检察官, 2018, (15) :26-28
[5]   逻辑与司法:监察程序中证据规则的解构与建构 [J].
马方 ;
吴桐 .
河北法学, 2018, 36 (09) :50-66
[6]   论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权 [J].
陈瑞华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 32 (04) :10-20
[7]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检察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J].
朱孝清 .
法学研究, 2018, 40 (04) :3-19
[8]   制约模式: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的关系模式思考 [J].
左卫民 ;
唐清宇 .
现代法学, 2018, 40 (04) :18-27
[9]   “调查——公诉”模式研究 [J].
李奋飞 .
法学杂志, 2018, 39 (06) :18-31+2
[10]   审判中心与监察体制改革——以证据制度为视角 [J].
汪海燕 .
新疆社会科学, 2018, (03) :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