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冲的大陆岛弧——柴北缘片麻岩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证据

被引:21
作者
孟繁聪
张建新
杨经绥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同位素; 地球化学; 片麻岩; 柴达木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柴北缘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片麻岩分为花岗质片麻岩和副片麻岩 ,花岗质片麻岩的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 (90 0~ 10 0 0 Ma) ,岩石类型为英云闪长岩 -奥长花岗岩 -石英二长岩 -花岗岩 ,非活动性元素的特征类似于岛弧环境形成的花岗岩。副片麻岩的原岩可能为富铝的沉积岩 ,其稀土元素特征类似于 PAAS(后太古宙澳大利亚的平均页岩 )的稀土元素分布 ,非活动性元素的特征与大陆岛弧沉积岩的特征类似。根据花岗质片麻岩与副片麻岩的共生关系结合其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它们的原岩形成于岛弧环境。鱼卡河花岗质片麻岩的εNd(t) =3.2 (t=1.0 Ga) ,TDM=1.3Ga,表明岩浆源区有大量起源于亏损地幔的初始地壳物质。而落凤坡、锡铁山、沙柳河的花岗质片麻岩与副片麻岩的 Sm - Nd同位素组成类似 ,εNd(t) =- 3.4~ - 7.3(t=1.0 Ga) ,TDM=1.8~ 2 .2 Ga,表明岩浆源区为先存的大陆地壳 ,两类片麻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相似性说明岩浆源区的成分类似于变质沉积岩的组成。这项研究说明柴北缘早古生代的深俯冲卷入了大量的大陆岛弧岩石。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青海都兰榴辉岩的发现及对中国中央造山带内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意义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宋述光 ;
吴才来 ;
史仁灯 ;
张建新 ;
万渝生 ;
李海兵 ;
金小赤 ;
Marc Jolivet .
地质学报, 2000, (02) :156-168
[22]   被肢解的“西域克拉通” [J].
葛肖虹 ;
刘俊来 .
岩石学报, 2000, (01) :59-66
[23]   柴北缘造山带沙柳河地区榴辉岩相高压变质岩石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J].
张雪亭 ;
吕惠庆 ;
陈正兴 ;
张宝华 ;
李福祥 ;
朱跃升 ;
李朝兰 ;
王彦 .
青海地质, 1999, (02) :1-13
[24]   阿尔金断裂两侧构造单元的对比及岩石圈剪切机制 [J].
许志琴 ;
杨经绥 ;
张建新 ;
姜枚 ;
李海兵 ;
崔军文 .
地质学报, 1999, (03) :193-205
[25]   北祁连山西段前寒武纪地层单颗粒锆石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J].
毛景文 ;
杨建民 ;
张招崇 ;
宋彪 ;
吴茂炳 ;
左国朝 .
科学通报, 1997, (13) :1414-1417
[26]   华南前寒武纪地壳形成时代的Sm-Nd和锆石U-Pb同位素制约 [J].
李献华 ;
赵振华 ;
桂训唐 ;
于津生 .
地球化学, 1991, (03) :255-264
[27]   太古代岩石的定年——方法学和局限性的讨论 [J].
江博明 .
地球化学, 1989, (02) :1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