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状况的若干判断及差异化战略

被引:11
作者
徐雪高
沈贵银
机构
[1]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豆产业; 转基因; 价格传导; 差异化;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1512053
中图分类号
F326.12 [经济作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大豆依赖进口的贸易格局难以逆转,但大豆进口并不是国内大豆产业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进口大豆与国内大豆已出现用途基本不同、市场相对分割局面,价格传导作用已弱化,国际大豆的低价冲击逐步减弱。从深层次看,大豆产业萎缩的根本原因在于种植比较效益低。未来,提振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实施差异化战略,即国产大豆主要定位于食品加工,主攻高端市场,而将压榨市场让位于进口大豆。战略成败的核心在于认真落实转基因管理的相关条例与办法,严防转基因大豆流入非压榨以及种用市场。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大豆产业状况和观点思考 [J].
杨树果 ;
何秀荣 .
中国农村经济, 2014, (04) :32-41
[2]   大豆进口连创新高和我国的粮食安全 [J].
徐雪高 .
现代经济探讨, 2013, (10) :58-62
[3]   我国大豆蛋白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J].
韩飞 ;
刘勇 .
农产品加工, 2013, (08) :8-9
[4]   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度初步评估 [J].
贾兴梅 ;
李平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 (03) :25-32
[5]   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 [J].
张淑荣 ;
李广 ;
刘稳 .
国际贸易问题, 2007, (05) :10-15
[6]   中国大豆期货市场与国际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周应恒 ;
邹林刚 .
农业技术经济, 2007, (01) :55-62
[7]   中国大豆的比较优势及中美大豆成本效益的经济学分析 [J].
章胜勇 ;
李崇光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1) :18-26+78
[8]   中国与其他主产国及周边国家大豆的比较优势研究 [J].
孙立新 ;
秦富 ;
白人朴 .
农业技术经济, 2003, (01) :56-60
[9]  
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研究[D]. 张昕.山东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