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优质烃源岩发育特征

被引:41
作者
刘新颖 [1 ]
邓宏文 [1 ]
邸永香 [1 ]
高晓鹏 [1 ]
王金奎 [2 ]
龙国清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有机碳测井; 地球化学; 优质烃源岩; 南屯组; 白垩系; 乌尔逊凹陷; 海拉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钻井岩心及测井资料,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烃源岩的生物发育、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认为乌尔逊凹陷南屯组发育有薄层优质烃源岩,它们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生烃潜力大。结合研究区地质条件,并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适合本区优质烃源岩的评价标准;认为本地区烃源岩在生烃潜量(S1+S2)大于20 mg/g,氯仿沥青"A"大于0.3%,TOC大于5.0%,总烃(HC)大于700×10-6的情况下为优质烃源岩;同时,运用有机碳测井评价方法,结合研究区优质烃源岩评价标准,分析了区内诸多钻井优质烃源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南屯组,特别是该组的上部,南屯组一段烃源岩的厚度大于南屯组二段。总的来说,本区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对盆地油气成藏产生较大的生烃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Rock-Eval pyrolysis. ESPITALIE J,BORDENAVE M L. Applied petroleum geochemistry( . 1993
[2]  
陆相油气地球化学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侯读杰等著, 1995
[4]   有机碳测井评价方法及在胜利油田的应用 [J].
运华云 ;
项建新 ;
刘子文 .
测井技术, 2000, (05) :372-376+381
[5]   乌尔逊凹陷沉积成岩体系与油气分布 [J].
张吉光 ;
彭苏萍 ;
林景晔 .
古地理学报, 2002, (03) :74-82
[6]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及其意义 [J].
张林晔 ;
孔祥星 ;
张春荣 ;
周文 ;
徐兴友 ;
李政 .
地球化学, 2003, (01) :35-42
[7]   东营凹陷两套优质烃源岩层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朱光有 ;
金强 .
沉积学报, 2003, (03) :506-512
[8]   有关烃源岩定量评价的几点意见附视频 [J].
周杰 ;
李娜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15-18+23
[9]   海拉尔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下步勘探方向 [J].
冯志强 ;
任延广 ;
张晓东 ;
张吉光 ;
董万百 ;
李春柏 ;
李凤君 .
中国石油勘探, 2004, (04) :19-22+1
[10]   海拉尔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 [J].
张文宾 ;
陈守田 ;
周俊宏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6) :8-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