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0 条
海拔梯度上的植物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191
作者:
潘红丽
[1
,2
]
李迈和
[1
,3
]
蔡小虎
[2
]
吴杰
[4
]
杜忠
[1
]
刘兴良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环境与灾害研究所
[2]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3] 瑞士联邦森林、雪和景观研究院
[4]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命技术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海拔梯度;
植物生长;
形态特征;
光合作用;
生化组成;
物种多样性;
分布边界;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2.036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环境是植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各种不同的生境中聚生着特定的植物种类。全球气候变化迅速而显著地改变着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这必将导致山地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分布界限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对气候变化造成深远影响。因此,研究山地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揭示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科学意义。海拔梯度由于包含了温度、湿度、光照等诸多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而成为了研究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大气压及CO2分压降低、光强增加等,植物的生态和生理特征将产生巨大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植物种类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一些亟待回答的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高山植物的生长环境?环境变化如何影响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植物群落的分布、结构和组成将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将怎么样影响气候进一步变化?众多的研究报导了树木的生理生态特征、生长速率和生产力等对海拔的响应。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综述了海拔梯度上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差异对高山植物的生长及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以及植被分布的变化,旨在阐明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为与生理生态响应,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22 / 730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