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岩性体油气藏特征

被引:40
作者
何登发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断裂; 岩性体; 复合油气藏; 圈闭; 油气成藏作用; 油气分布; 岩性油藏;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断裂是形成油气藏的一个主要因素,冲积扇、扇三角洲、生物礁、生物滩等岩性体是油气藏的主要储集体。断裂与岩性体相联合,将形成断裂—岩性体油气藏。以准噶尔盆地为例,断裂和岩性体构成了圈闭要素,形成了准噶尔盆地的主要油气藏类型。断裂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参与了岩性体的成藏过程,断裂活动特点决定了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的基本特点。断裂组合样式影响了油气运移、聚集、分布与含油气丰度,断裂活动期次影响了油气运移、聚集的时期与油气成藏模式。准噶尔盆地腹部的车排子—莫索湾古隆起提供了形成地层、断裂—岩性圈闭的条件,其两翼,尤其是东南翼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发育的有利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34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断裂—砂体形成油气运移的“中转站”模式 [J].
邓运华 .
中国石油勘探, 2005, (06) :14-17+90
[2]   岩性地层圈闭勘探思路及其工业制图的建议 [J].
姚超 ;
焦贵浩 ;
吕友生 ;
郑良合 .
中国石油勘探, 2005, (06) :6-13+90
[3]   前陆冲断带构造分段特征——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构造带为例 [J].
何登发 ;
尹成 ;
杜社宽 ;
石昕 ;
马辉树 .
地学前缘, 2004, (03) :91-101
[4]   准噶尔盆地油气富集规律 [J].
何登发 ;
陈新发 ;
张义杰 ;
况军 ;
石昕 ;
张立平 .
石油学报, 2004, (03) :1-10
[5]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构造运动和油气成藏 [J].
龚再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33-138
[6]   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J].
李丕龙 ;
张善文 ;
宋国奇 ;
肖焕钦 ;
王永诗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1) :3-10
[7]   构造变动对油气藏保存的影响 [J].
曹成润 ;
韩春花 ;
郑大荣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4) :95-98
[8]   构造作用对油气藏的改造 [J].
窦立荣 ;
李志 ;
张宝红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5) :396-399
[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藏保存及破坏定量研究 [J].
吴元燕 ;
平俊彪 ;
吕修祥 ;
徐佑得 ;
付建林 .
石油学报, 2002, (06) :24-28+6
[10]   中国油气藏破坏类型及分布 [J].
吴元燕 ;
平俊彪 ;
付建林 ;
路波 .
地质论评, 2002, (04) :37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