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被引:117
作者
张荣天
焦华富
机构
[1] 不详
[2]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泛长三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泛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以上的政区为例,运用改进熵值法计算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得分,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1999~2013年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演变,最后通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得分排名划分4种类型,提出未来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分类指导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1999~2013年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C∈[0.5,0.8],整体位于磨合阶段;而系统协调度D∈[0.3,0.5],整体属于中度耦合协调;(2)1999~2013年泛长三角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态势,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值仍表现负相关的特征;(3)未来苏南地区、皖江地区、杭甬地区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分布结构,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环境;而苏北地区、皖西地区、浙西南地区需要进一步增加城市经济发展的软、硬实力各种要素的投入,并将城市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719 / 7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度研究 [J].
刘贤赵 ;
王渊 ;
张勇 ;
田艳林 ;
王春芝 ;
王志强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6) :127-132
[2]   环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特征研究 [J].
陈端吕 ;
彭保发 ;
熊建新 .
地理科学, 2013, 33 (11) :1338-1346
[3]   1990年以来江苏省县域城镇化测度及空间格局演化 [J].
张荣天 ;
焦华富 ;
张小林 .
池州学院学报, 2013, 27 (03) :63-67
[4]   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的耦合关系演化 [J].
刘艳军 ;
刘静 ;
何翠 ;
冯媛 .
地理研究, 2013, 32 (03) :507-517
[5]   中国经济与环境污染耦合度格局及工业结构解析 [J].
马丽 ;
金凤君 ;
刘毅 .
地理学报, 2012, 67 (10) :1299-1307
[6]   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动态耦合过程及趋势 [J].
王介勇 ;
吴建寨 .
生态学报, 2012, 32 (15) :4861-4868
[7]   1993~2008年区域入境旅游流优势度时空动态演进模式——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实证研究 [J].
李创新 ;
马耀峰 ;
张颖 ;
魏颖 .
地理研究, 2012, 31 (02) :257-268
[8]   1991年以来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其空间演化模式 [J].
王振波 ;
方创琳 ;
王婧 .
地理学报, 2011, 66 (12) :1657-1668
[9]   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演化 [J].
韩瑞玲 ;
佟连军 ;
佟伟铭 ;
于建辉 .
应用生态学报 , 2011, (10) :2673-2680
[10]   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刘定惠 ;
杨永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7) :892-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