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首例独立钼矿——冈底斯沙让大型斑岩钼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67
作者
秦克章 [1 ]
李光明 [1 ]
赵俊兴 [1 ]
李金祥 [1 ]
薛国强 [1 ]
严刚 [2 ]
粟登奎 [2 ]
肖波
陈雷 [1 ]
范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西藏自治区地勘局第六地质大队
关键词
沙让; 斑岩钼矿; 热液蚀变; 物探异常; 远景分析; 冈底斯; 成矿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西藏冈底斯斑岩成矿带找矿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迄今冈底斯带上的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蚀变及矿化年龄主要集中在30~12Ma,形成于印度与亚洲大陆晚碰撞伸展环境或陆内后碰撞造山挤压向伸展走滑转换的过渡环境,但是与碰撞背景有关的独立斑岩钼矿还未见报道。笔者通过对沙让钼矿的多次考察和钻孔岩心的系统观察编录,主成矿岩体为花岗斑岩,强烈蚀变地段可达9km2。根据矿床的含矿斑岩(花岗斑岩)、热液蚀变类型及分带、脉系与矿化特征,认为沙让钼矿应归为独立的斑岩钼矿,产于碰撞环境的主碰撞阶段(55Ma)。并基于与同类矿床蚀变矿化范围、强度的对比和TEM、激电探测,矿化延伸可达800m深度,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沙让独立斑岩型钼矿类型的确立将进一步丰富冈底斯这一巨型斑岩成矿带的成矿谱系,具有重要的区域找矿意义和研究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101 / 11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冈底斯驱龙斑岩铜钼矿床的岩浆侵位中心和矿化中心:破裂裂隙和矿化强度证据
    肖波
    李光明
    秦克章
    李金祥
    赵俊兴
    刘小兵
    夏代祥
    吴兴炳
    彭震威
    [J]. 矿床地质, 2008, (02) : 200 - 208
  • [2] 青藏高原造山带的垮塌与高原隆升
    吴福元
    黄宝春
    叶凯
    方爱民
    [J]. 岩石学报, 2008, 24 (01) : 1 - 30
  • [3] 西藏冈底斯朱诺斑岩铜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约束
    郑有业
    张刚阳
    许荣科
    高顺宝
    庞迎春
    曹亮
    杜安道
    石玉若
    [J]. 科学通报, 2007, (21) : 2542 - 2548
  • [4]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时限
    莫宣学
    赵志丹
    周肃
    董国臣
    廖忠礼
    [J]. 地质通报, 2007, (10) : 1240 - 1244
  • [5] 冈底斯中段尼木斑岩铜矿田的K-Ar、40Ar/39Ar年龄:对岩浆-热液系统演化和成矿构造背景的制约
    李金祥
    秦克章
    李光明
    杨列坤
    [J]. 岩石学报, 2007, (05) : 953 - 966
  • [6]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Ⅲ.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
    侯增谦
    曲晓明
    杨竹森
    孟祥金
    李振清
    杨志明
    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郑有业
    聂凤军
    高永丰
    江思宏
    李光明
    [J]. 矿床地质, 2006, (06) : 629 - 651
  • [7] 冈底斯斑岩铜矿与南部青藏高原隆升之关系——来自含矿斑岩中多阶段锆石的证据
    曲晓明
    侯增谦
    莫宣学
    董国臣
    徐文艺
    辛洪波
    [J]. 矿床地质, 2006, (04) : 388 - 400
  • [8]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
    侯增谦
    杨竹森
    徐文艺
    莫宣学
    丁林
    高永丰
    董方浏
    李光明
    曲晓明
    李光明
    赵志丹
    江思宏
    孟祥金
    李振清
    秦克章
    杨志明
    [J]. 矿床地质, 2006, (04) : 337 - 358
  • [9] 西藏冈底斯带林周盆地与碰撞过程相关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及其意义
    王立全
    朱弟成
    耿全如
    廖忠礼
    潘桂棠
    [J]. 科学通报 , 2006, (16) : 1920 - 1928
  • [10] 东秦岭钼矿类型、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李永峰
    毛景文
    胡华斌
    郭保健
    白凤军
    [J]. 矿床地质, 2005, (03) : 292 -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