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云南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震源机制解与震源区应力场分析

被引:15
作者
王曰风 [1 ]
刁桂苓 [2 ]
张秀萍 [3 ]
张彦清 [3 ]
朱振兴 [3 ]
马利军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河北省地震局
[3] 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
关键词
余震序列; 震源机制; 区域构造应力场; 震源区应力场; 云南永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3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利用垂直向的Pg和Sg波的最大振幅比计算方法,计算了2001年云南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通过统计方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余震序列的震中分布,对永胜6.0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区应力场的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所得发震断层为NWW向直立右旋走滑断层,与美国哈佛大学的主震CMT解的节面一致,也与余震分布一致,证明结果比较可靠;(2)震区主压应力场方向为NNW—SSE,与其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NNW向)一致,表明余震的应力场主要受主震震源应力场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3+197 +1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姚安地震序列与永胜地震序列的高精度定位 [J].
王新岭 ;
刘杰 ;
张国民 ;
赵翠萍 .
中国地震, 2005, (03) :386-397
[2]   云南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及构造应力场研究 [J].
吴建平 ;
明跃红 ;
王椿镛 .
地震学报, 2004, (05) :457-465
[3]   利用数字地震记录的,振幅比资料测定小震震源机制解的可靠性分析 [J].
胡新亮 ;
刁桂苓 ;
马瑾 ;
李雪英 ;
高景春 ;
王勤彩 .
地震地质, 2004, (02) :347-354
[4]   永胜6.0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发震构造 [J].
周光全 ;
王晋南 ;
王绍晋 ;
苏有锦 .
地震研究, 2002, (04) :356-361
[5]   1976年松潘地震序列的小震震源机制 [J].
刁桂苓,程万正,李桂芳,陈新华,于利民,李钦祖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6, (05) :34-41
[6]   1976年龙陵震群的小震震源机制 [J].
刁桂苓,王绍晋,龙晓帆,于利民,李钦祖 .
地震研究, 1996, (04) :331-339
[7]   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附视频 [J].
谢富仁 ;
祝景忠 ;
粱海庆 ;
刘光勋 .
地震学报, 1993, (04) :408-418+521
[8]   震源机制解的系统聚类分析——以海城地震序列为例 [J].
刁桂苓 ;
于利民 ;
李钦祖 .
中国地震, 1992, (03) :88-94
[9]   滇西地区地壳结构的爆破地震研究 [J].
胡鸿翔 ;
陆涵行 ;
王椿镛 ;
何正勤 ;
朱良保 ;
颜其中 ;
樊跃新 ;
张国庆 ;
邓英娥 .
地球物理学报, 1986, (02) :133-144
[10]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振幅比资料测定小震震源参数 [J].
梁尚鸿 ;
李幼铭 ;
束沛镒 ;
朱碚定 .
地球物理学报, 1984, (03) :249-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