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参与大学治理:内涵、动因及方式

被引:9
作者
侯新兵 [1 ,2 ]
机构
[1] 常州大学
[2] 华中科技大学
关键词
社会参与; 大学治理; 内涵; 动因; 方式;
D O I
10.19903/j.cnki.cn23-1074/g.2020.07.002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社会参与大学治理意味着"预闻而参议其事",其内涵包括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个维度。社会参与大学治理是大学内在逻辑和外在需要的统一。社会能够参与大学治理,既有其在基础条件层面的诱发因素,也有在具体实践层面的推动力量。当前,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基本方式有政府引导下的咨询、高等教育中介组织主导下的评估、信息公开支撑下的社会监督、多种组织形式统领下的直接介入、聚焦大学使命导向下的社会广泛承担。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社会组织参与教育.[D].杜明峰.华东师范大学.2017, 01
[2]   治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J].
熊光清 .
兰州学刊, 2018, (06) :5-14
[3]   中国的治理改革(1978-2018) [J].
俞可平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71 (03) :48-59
[4]   社会参与大学治理:必要性、现实困境、路径选择 [J].
刘冬冬 ;
张新平 .
继续教育研究, 2018, (02) :16-22
[5]   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美国大学的实践与启示 [J].
张凤松 .
高教探索, 2018, (01) :50-56+92
[6]   大学治理的社会参与:分析框架、概念界定与评测维度 [J].
朱玉山 .
现代教育管理, 2017, (01) :30-35
[7]   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社会参与:国际比较的视角 [J].
刘宝存 ;
杨尊伟 .
中国高教研究, 2016, (12) :73-78
[8]   大学教育公共性的双视域分析及大学教育公共理性 [J].
孟芯纬 ;
孙存昌 ;
朱平 .
现代教育管理, 2016, (10) :49-54
[9]   现代大学治理:政府、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厘定与重塑 [J].
蒋达勇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3) :60-64
[10]   职教治理体系中的社会参与:缺位与定位——以行业协会为例 [J].
孙健 .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35 (19) :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