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夷扇贝家系的建立及不同家系的早期生长研究

被引:21
作者
张存善
杨小刚
宋坚
江曙光
银学祥
机构
[1] 大连水产学院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家系; 表型性状; 生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采用♂:♀=1:3的交配方法建立了33个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全同胞家系,对其壳长、壳高、壳宽和活体重进行了周年观测,对家系间和家系内的生长变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在不同性状上差异极显著。在同批家系中,06S-1、06S-24和06S-25号等家系壳高的生长较快,优势明显;06S-1、06S-25、06S-18和06S-30号等家系活体重的生长速度较快,差异显著;33个家系壳高月增长量大小顺序与活体重月增长量变化规律相近;06S-24、06S-25、06S-30、06S-1和06S-18号家系在各时期各性状上均表现出了明显的生长优势,是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而06S-2和06S-5号家系生长一直最慢,各性状的表现也最差。全同胞家系间生长的差异性,表明家系间差异较显著,遗传变异资源丰富,可为后期的选育提供大量选种材料。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对虾家系建立及不同家系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J].
张天时 ;
孔杰 ;
刘萍 ;
王清印 ;
张庆文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7, (03) :120-124
[2]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J].
常亚青 ;
陈晓霞 ;
丁君 ;
曹学彬 ;
李润玲 ;
孙效文 .
生态学报, 2007, (03) :1145-1152
[3]   马氏珠母贝家系的生长比较 [J].
何毛贤 ;
管云雁 ;
林岳光 ;
黄良民 .
热带海洋学报, 2007, (01) :39-43
[4]   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的杂交技术 [J].
于瑞海 ;
包振民 ;
王昭萍 ;
孔令锋 ;
童伟 ;
李吉清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85-88+56
[5]   大连沿海虾夷扇贝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 [J].
高悦勉 ;
李国喜 ;
赵银丽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4, (02) :142-145
[6]   海湾扇贝杂交家系与自交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 [J].
郑怀平 ;
张国范 ;
刘晓 ;
阙华勇 .
水产学报, 2004, (03) :267-272
[7]   不同壳色皱纹盘鲍杂交家系J1RhF1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 [J].
刘晓 ;
高其康 ;
张国范 .
水产学报, 2004, (01) :23-28
[8]   海湾扇贝自交家系的建立和自交效应 [J].
张国范 ;
刘述锡 ;
刘晓 ;
郭希明 ;
张福绥 .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06) :441-445
[9]   不同贝壳颜色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家系的建立及生长发育研究 [J].
郑怀平 ;
张国范 ;
刘晓 ;
阙华勇 .
海洋与湖沼, 2003, (06) :632-639
[10]   虾夷扇贝的引进及其在我国北方培养殖的前景 [J].
王庆成 .
水产科学, 1984, (04)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