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凹陷南断阶西部断裂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12
作者
张继标 [1 ]
戴俊生 [1 ]
王彤达 [2 ]
王瑞丽 [3 ]
时瑞坤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研究院
[4]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关键词
断阶带; 断裂特征; 应力场; 数值模拟; 成因机制; 高邮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断层基本特征及构造演化史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高邮凹陷南断阶西部断裂各断层的发育顺序,并对断层级别进行了划分,结合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法对各级别断层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真①断层早在泰州期便开始发育,真②断层主要形成于戴南期,这2条断层的发育演化受区域伸展及郯庐断裂带影响明显;真①与真②断层之间的三级断层主要形成于阜宁期,其形成发育主要受真①断层派生的古局部构造应力场控制,在黄珏南和许庄地区最小主应力高值区断层发育密集,最小主应力不仅控制了断层的发育位置,还控制了断层的活动强度;剪应力控制了断层的平面展布,左旋剪应力区主要发育近东西走向断层,右旋剪应力区主要发育北东走向断层.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40+5 +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有限元修正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的解析解 [J].
熊炜 ;
范文 ;
邓龙胜 ;
闫芙蓉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1, 33 (03) :306-310
[2]   柴达木盆地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 [J].
袁亚娟 ;
吕宝凤 ;
刘见宝 ;
郭峰 ;
施秋华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6) :46-52+186
[3]   苏北盆地构造特征及箕状断陷形成机理 [J].
陈安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2) :140-150
[4]   有限单元法在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J].
吴长春 .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 2 (02) :47-49
[5]   南堡凹陷断裂系统形成机制及构造演化研究 [J].
范柏江 ;
刘成林 ;
柳广弟 ;
朱杰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5 (02) :13-17+21+108
[6]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断层演化规律研究 [J].
张克鑫 ;
漆家福 ;
任红民 ;
孙永河 ;
王涛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 (02) :21-24
[7]   高邮凹陷断裂调节带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李宝刚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19-23+32
[8]   应用落差分析研究高邮凹陷南断阶主控断层 [J].
马晓鸣 ;
戴俊生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31-34+5+4
[9]   苏北-南黄海南部叠合盆地构造演化与海相油气勘探潜力 [J].
马立桥 ;
陈汉林 ;
董庸 ;
夏九峰 ;
孙凤霞 ;
杨兰英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1) :35-42
[10]   高邮凹陷构造转换带控油机制研究与实践 [J].
李亚辉 ;
徐健 .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5) :21-2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