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陆坡体系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49
作者
何云龙 [1 ]
解习农 [1 ,2 ]
李俊良 [3 ]
张成 [1 ]
苏明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研究院
关键词
陆坡体系; 控制作用; 琼东南盆地; 南中国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琼东南盆地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是发育于前古近系基底之上的裂陷盆地,自中新世以来进入裂后沉降期。10.5Ma以来,随着盆地演化进入加速沉降阶段,盆地水深迅速增大,陆坡体系开始发育。根据陆坡体系的外部形态及其内部沉积构成特征,在空间上自西向东可以将其划分为3段,盆地西部陆坡以快速进积的陆坡楔状体为主要特征;盆地中部陆坡以陡倾的陆坡角度,大量的陆坡峡谷、沟谷和大规模的沉积物重力流等陆坡沉积为特征;盆地东部陆坡以宽缓的陆坡形态为主要特征。研究表明,沉积物供给和断裂活动对陆坡体系的发育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时,陆坡发育时期所经历的沉积过程、古地貌形态和相对海平面变化对陆坡体系的发育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南海北部陆坡高速堆积体的构造成因 [J].
栾锡武 ;
彭学超 ;
邱燕 .
现代地质, 2009, 23 (02) :183-199
[2]   南海北部陆坡的地貌形态及其控制因素 [J].
王海荣 ;
王英民 ;
邱燕 ;
彭学超 ;
刘轶瑶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8, (02) :70-79
[3]   珠江深水扇系统沉积和周边重要地质事件 [J].
庞雄 ;
陈长民 ;
吴梦霜 ;
何敏 ;
吴湘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8) :793-799
[4]   琼东南盆地断裂系统及其油气输导特征 [J].
李绪宣 ;
朱光辉 .
中国海上油气, 2005, (01) :1-7
[5]   细粒浊积体的油气地质意义 [J].
姜涛 ;
解习农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2) :51-56
[6]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前景 [J].
刘铁树 ;
何仕斌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3) :9-15
[7]   琼东南盆地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J].
魏魁生 ;
崔旱云 ;
叶淑芬 ;
厉大亮 ;
刘铁树 ;
梁建设 ;
杨国忠 ;
武丽 ;
周小鹰 ;
郝运轻 .
地球科学, 2001, (01) :59-66
[8]  
Toward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J] . O. Catuneanu,V. Abreu,J.P. Bhattacharya,M.D. Blum,R.W. Dalrymple,P.G. Eriksson,C.R. Fielding,W.L. Fisher,W.E. Galloway,M.R. Gibling,K.A. Giles,J.M. Holbrook,R. Jordan,C.G.St.C. Kendall,B. Macurda,O.J. Martinsen,A.D. Miall,J.E. Neal,D. Nummedal,L. Pomar,H.W. Posamentier,B.R. Pratt,J.F. Sarg,K.W. Shanley,R.J. Steel,A. Strasser,M.E. Tucker,C. Winker.Earth Science Reviews . 2009 (1)
[9]  
50 years of the turbidite paradigm (1950s—1990s): deep-water processes and facies models—a critical perspective[J] . G Shanmugam.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2000 (2)
[10]   Seismic features diagnostic of contourite drifts [J].
Faugères, JC ;
Stow, DAV ;
Imbert, P ;
Viana, A .
MARINE GEOLOGY, 1999, 162 (01)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