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整合理论何以引领教学创新——HPC理论赋能教学的审思

被引:8
作者
孟翀 [1 ,2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
[2]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技术整合理论; TPACK; HPC; 实践性知识; 教学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教育实践者亲身经历了信息技术在改变和重塑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中,如何教、教什么,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生如何学习,均要求教师重新审视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核心思想——技术整合理论。高可能性教学(High Possibility Classrooms,HPC)技术整合理论是为解释TPACK理论中实践性知识(Action Knowledge,AK)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新型理论,具有五个概念(理论、创造力、公共学习、未来准备、环境调整)和22种具体的教学策略。HPC技术整合理论支持的教学,在促进师生创造思维提升、教师身份认知重构、技术应用焦点转移、教育理论现场实践上具有积极的意义,也为引领教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指导路径和长期目标,为促进教师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High Possibility Classrooms as a pedagogical framework for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classrooms: an inquiry in two Australian secondary schools<xref ref-type="fn" rid="FN0001"/>.[J].Jane Hunter.Technology; Pedagogy and Education.2017, 5
[2]   基于TPACK理论的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究 [J].
唐淑红 ;
蒋馨初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0, (03) :71-75
[3]   慕课教学能促进高校教师TPACK发展吗? [J].
魏志慧 ;
胡啸天 .
现代教育技术, 2020, (05) :67-73
[4]   国内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史兴松 ;
程霞 .
现代教育管理 , 2020, (04) :54-60
[5]   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J].
高瑛 ;
项佳敏 ;
马宏佳 .
课程教材.教法., 2020, 40 (03) :117-121
[6]   创新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三 [J].
甘秋玲 ;
白新文 ;
刘坚 ;
魏锐 ;
马利红 ;
徐冠兴 ;
刘妍 ;
康翠萍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 (02) :57-70
[7]   教师身份认同构建的理论阐释 [J].
容中逵 .
教育研究, 2019, 40 (12) :135-144
[8]   国外技术整合模型的发展、教学应用及启示 [J].
张丽伟 ;
王以宁 ;
王妍妍 .
现代教育技术, 2019, (11) :67-73
[9]   主体性的浮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教育性意义 [J].
魏戈 ;
陈向明 .
教育学报, 2019, 15 (04) :72-79
[10]   教师ICT应用影响因素模型与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J].
张海 ;
崔宇路 ;
季孟雪 ;
余露瑶 ;
史册 .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 (04) :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