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有效教学”的技术化倾向

被引:10
作者
叶波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技术化; 实践智慧;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13.06.005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有效教学源于教学科学化的追求,在其对技术与控制的迷恋中,教学因缺乏实践智慧的观照,而成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丧失了其"善"的面向和生动的情境意蕴。"有效"的追求遮蔽了"教学"的本真。追寻本真的有效教学,需要重建实践智慧。着眼于完整的生命发展,根植于弹性的教学预设,践行于机智的教学行为,是其可能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86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反思对话教学的技术主义倾向 [J].
张华 .
教育发展研究, 2011, 33 (20) :64-69
[2]   关于有效教学的再认识 [J].
吴永军 .
课程·教材·教法, 2011, 31 (07) :9-14
[3]   教案设计应构建生成性预设——以《沙之书》教学为例 [J].
周保华 ;
曾晓娟 ;
严默露 .
语文建设, 2010, (Z1) :29-31
[4]   论有效教学的实践建构 [J].
何善亮 .
课程·教材·教法, 2010, 30 (05) :20-26
[5]   设置三维目标的误区及导引策略 [J].
金军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 (01) :13-15
[6]   三类教学目标的实践意义及实现策略 [J].
范蔚 .
教育科学研究, 2009, (01) :49-52
[7]   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杜郎口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 [J].
王秋云 .
语文建设, 2008, (Z1) :38-44
[8]   教学技术化及其批判 [J].
徐继存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03) :48-51
[9]   新理念:为何难以走进语文课堂——从两则案例谈起 [J].
蔡伟 .
语文建设, 2003, (05) :23-24
[10]   论教学论的实践转向 [J].
郭晓明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2) :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