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艾滋病危机干预三位一体化综合模式评价

被引:7
作者
段爱旭
冯玉荣
赵富玺
刘斌焰
机构
[1] 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关键词
大学生; 性病/艾滋病(STD/AIDS); 危机干预; 三位一体化综合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4 [防疫措施和管理];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探索应用学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校医院三位一体化综合模式进行大学生性病/艾滋病(STD/AIDS)危机干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班为单位抽取山西大同大学2~3年级文史、化工、艺术、外语、体育专业1 06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539人)和对照组(523人),综合干预组实施学校-CDC-校医院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照组由课题组专家进行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比较2组STD/AIDS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KAP)情况。结果干预后,综合干预组STD/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40.1±7.5)、(22.6±6.9)、(24.1±6.2)分,均高于干预前的(29.6±9.9)、(17.3±9.8)、(22.9±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干预后,综合干预组STD/AIDS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社会相关政策得分分别为(16.3±3.6)、(11.6±1.3)、(8.7±0.6)、(4.5±0.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3.2±6.7)、(10.5±2.4)、(7.3±2.6)、(4.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综合干预组发生性行为时从来不用安全套、接触过消毒不严格的牙科器械或手术器械、与他人共用过牙刷、与他人共用过剃须刀、在理发店被剃刀刮伤过、与他人共用过未严格消毒的器械纹身/纹眉/穿耳行为的发生率分别由干预前的14.9%、5.3%、27.8%、42.3%、12.7%和7.2%下降到干预后的6.2%、2.1%、4.5%、11.2%、5.1%和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CDC-校医院三位一体化综合干预模式对高校STD/AIDS危机干预有效且值得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763 / 7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山东省参与艾滋病防治的非政府组织的现况及需求分析 [J].
吕翠霞 ;
张晓菲 ;
荆波 ;
董蕾 ;
傅继华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2, 18 (06) :419-420+434
[3]   高校学生避孕节育知信行专题讲座干预效果 [J].
郑延芳 ;
冯聪 ;
陈远方 ;
宋婷婷 ;
王敏 ;
魏晟 ;
熊承良 ;
尹平 .
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 (01) :17-19
[4]   关于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理论模型的探索 [J].
张胜勇 ;
李洪民 ;
刘征 ;
张明锁 ;
王德祥 .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1, 26 (06) :25-27
[5]   浙江省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J].
丛黎明 ;
陈琳 ;
马瞧勤 ;
潘晓红 ;
蔡高峰 ;
张丹丹 ;
董正权 ;
傅利军 ;
徐文贤 .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 (04) :403-405
[6]   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研究 [J].
李建卓 ;
康殿民 .
预防医学论坛, 2009, 15 (10) :989-991+993
[7]   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干预效果评价 [J].
裴泓波 ;
李莹 ;
杨坚 ;
苏峰 ;
贺琴 ;
徐吉哲 ;
刘立荣 ;
胡晓斌 ;
屈燕 ;
殷小娟 .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10) :84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