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氮收支平衡的河套灌区春小麦农田灌溉和施氮策略

被引:10
作者
李越 [1 ,2 ]
李根东 [3 ]
陈志君 [1 ,4 ]
张雪晨 [1 ,2 ]
黄冠华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以色列国际农业研究培训中心
[2]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
[3]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4]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关键词
氮; 地下水; 温室气体; 水肥管理; 排放; 污染物; 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4 [灌溉制度与管理]; S512.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中国黄河中上游河套灌区不合理灌溉和施肥造成的土壤氮素流失严重及氮收支不平衡等问题,该研究于2019-2021年开展田间试验,探讨不同灌溉和施肥策略对土壤氮损失、作物氮吸收及氮收支的影响。试验设置了3个灌溉水平(高水I1:450 mm,中水I2:315 mm,低水I3:180 mm)和2个施氮水平(高氮N1:340 kg/hm2,低氮N3:170 kg/hm2),此外,2020和2021年在中等灌溉水平I2下补充了中等施氮水平(250 kg/hm2,N2),对不同处理的土壤氮损失、作物氮吸收及氮收支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肥料氮是农田氮输入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灌溉水、大气沉降和非豆科作物固定。作物吸氮占土壤氮输出的比例最大,其次是NO3--N淋失、NH3挥发和N2O排放。对于氮输入而言,其值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对于土壤氮输出而言,减少灌水量和施氮量可显著降低土壤总氮损失量,但过低的灌水量和施氮量将导致小麦吸氮量的降低。传统的N1施氮处理可导致土壤氮素盈余,而施氮量降低50%的N3处理则导致土壤氮素大量亏缺。对照处理(I1N1)的土壤氮损失量最高,该处理氮损失占土壤氮输出的比例高达25%~35%,其中NO3--N淋失和NH3挥发占总氮损失的95%以上。与对照处理相比,I2N2处理可减少21%~29%的氮损失,且作物吸氮几乎未受到影响。同时,该处理土壤氮素处于轻度亏缺状态,其亏缺量为28~50 kg/hm2,占总施氮量的11%~20%。若在收获后将4~8 t/hm2的小麦秸秆还田,则可保持麦田土壤的氮收支平衡。因此,通过改善灌溉和施肥策略并配合适当的秸秆还田可以有效缓解河套灌区春小麦农田的氮损失且实现土壤氮平衡,该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小麦农田可持续生产和氮污染物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构建 [J].
苟嘉超 ;
李越 ;
任东阳 ;
王容 ;
蔡一杰 ;
黄冠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22, 38 (07) :100-109
[2]   稻草还田对烟田追肥气态氮损失及相关微生物的影响 [J].
刘青丽 ;
李志宏 ;
陈顺辉 ;
蒋雨洲 ;
张云贵 ;
李文卿 .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 (22) :246-253
[3]   免耕和秸秆还田对东北黑土区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J].
闫雷 ;
董天浩 ;
喇乐鹏 ;
刘鸣一 ;
孙小贺 ;
孟庆尧 ;
张钰莹 ;
张乃文 ;
孟庆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 (22) :181-188
[4]   畦灌与施肥时机对土壤硝态氮分布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谷少委 ;
高剑民 ;
邓忠 ;
吕谋超 ;
刘杰云 ;
宗洁 ;
秦京涛 ;
范习超 .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 (09) :134-142
[5]   深松和秸秆还田对旋耕农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 [J].
田慎重 ;
张玉凤 ;
边文范 ;
董亮 ;
Jiafa Luo ;
郭洪海 .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 (02) :185-192
[6]   水肥气耦合滴灌番茄地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雷宏军 ;
杨宏光 ;
刘欢 ;
潘红卫 ;
刘鑫 ;
臧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35 (11) :95-104
[7]   冬小麦物候期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与模拟 [J].
刘健 ;
姚宁 ;
吝海霞 ;
周元刚 ;
吴淑芳 ;
冯浩 ;
张体彬 ;
白江平 ;
何建强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21) :115-124
[8]   北方典型灌区不同灌期农田系统中氮素迁移特征分析 [J].
欧阳威 ;
郭波波 ;
张璇 ;
郝芳华 ;
孙铭泽 ;
黄浩波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01) :123-131
[9]   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J].
韩新忠 ;
朱利群 ;
杨敏芳 ;
俞琦 ;
卞新民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11) :2192-2199
[10]   常规灌溉条件下施氮对温室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J].
李银坤 ;
武雪萍 ;
梅旭荣 ;
段敏杰 ;
武其甫 ;
吴会军 ;
王小彬 ;
蔡典雄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7)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