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耕地景观格局碎化特征及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11
作者
张瑜 [1 ]
王天巍 [1 ]
蔡崇法 [1 ]
李朝霞 [1 ]
赵卿 [1 ]
唐晓霏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湖北省测绘工程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耕地; 景观格局指数; 社会经济; 偏最小二乘回归;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6.04.024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探讨干旱区耕地碎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基于特克斯县1990年、1998年、2000年、2003年、2006年、2011年的遥感影像,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分析了研究区20a来耕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探讨了耕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0—2011年,研究区斑块碎化程度在逐步增大,斑块密度呈现增加的趋势;平均最近邻体距离与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在2000年前后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特点,且两者的变化率在1998—2000年和2006—2011年均为正值,在其他阶段则均为负值,而斑块密度变化率的趋势则与之相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影响耕地碎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总人口、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作物产量、油料作物产量等,但在三个模型中,各影响因子作用力大小存在一定差异。人口的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大量耕地改造为建设用地,从而导致了耕地的碎化。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耕地的集约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耕地斑块的孤立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景观生态学.[M].邬建国[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及其应用.[M].王惠文著;.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3]   近35a西藏拉萨河流域耕地时空变化趋势 [J].
摆万奇 ;
姚丽娜 ;
张镱锂 ;
王春连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4) :623-632
[4]   中国近30a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原因分析 [J].
赵晓丽 ;
张增祥 ;
汪潇 ;
左丽君 ;
刘斌 ;
易玲 ;
徐进勇 ;
温庆可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3) :1-11
[5]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区域比较 [J].
郇红艳 ;
谭清美 ;
朱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1) :201-213
[6]   青海省2000-2008年间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J].
杜新波 ;
周伟 ;
司慧娟 ;
曹银贵 ;
蔡春燕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3, (05) :180-186
[7]   塔里木河干流耕地动态变化及其景观格局 [J].
白元 ;
徐海量 ;
刘新华 ;
凌红波 ;
赵新风 .
土壤学报, 2013, 50 (03) :492-500
[8]   青岛市近10年来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王瑞发 ;
夏非 ;
张永战 .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 (02) :108-114
[9]   东北地区湿地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J].
崔瀚文 ;
姜琦刚 ;
程彬 ;
林楠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 (02) :214-223
[10]   基于STIRPAT模型的陕西省耕地面积变化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J].
郭雅雯 ;
赵敏娟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2, (06) :19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