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1 条
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基础与测算体系
被引:26
作者:
段学军
[1
,2
]
王雅竹
[1
,2
,3
]
康珈瑜
[1
,2
,3
]
柏培源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村镇建设类型;
互馈关系;
理论基础;
测算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305 ;
摘要:
伴随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国不少村镇出现"五化"(非农化、老弱化、空废化、污损化、贫困化)现象,成为制约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障碍。构建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与测算方法体系有助于支持村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水、土等资源优势,振兴乡村经济,改善村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本文梳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脉络、应用领域与尺度特征,并以村镇地域系统为对象,从综合性与地域性视角界定了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从承载力与承载体及其相互关系切入,剖析了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在对村镇建设类型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要素的互馈关系,探讨了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互作用机理。最后,通过指标体系与系统模型构建,采用"短板原理",初步构建了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体系的理论模型。本文主要贡献为完善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以及系统评估方法,同时对于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36 / 1248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