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18
作者
秦会娟 [1 ,2 ]
温玉洁 [1 ,2 ]
刘陶文 [1 ,3 ]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2] 桂林医学院附属南溪山医院内分泌科
[3] 桂林医学院附属南溪山医院肿瘤科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7.2 [糖尿病性昏迷及其他并发症];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诸多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作用的增加是引起心血管和肾脏病变的主要因素,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治疗方案对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观察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较单独使用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ACEI和ARB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系统评价 [J].
黄帮华 ;
蒋学华 ;
普燕芳 ;
张志清 .
中国药房, 2010, 21 (34) :3222-3226
[2]   RAAS系统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 [J].
皮耶罗 ;
宋勇峰 .
糖尿病天地(临床), 2010, 4 (08) :366-376
[3]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降压治疗 [J].
陈鲁原 .
中国处方药, 2010, (07) :46-48+5+72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对心肾的保护作用 [J].
邓康平 ;
王金泉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9, 18 (06) :570-574
[5]   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蛋白的影响 [J].
苏保宏 .
中国医疗前沿, 2009, 4 (13) :34-35
[6]   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J].
徐茜 ;
汤正义 ;
杨洋 ;
田秀丽 ;
黄佳佳 ;
王卫庆 ;
宁光 .
世界临床药物, 2008, 29 (11) :647-650
[7]   氯沙坦和苯那普利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J].
万建新 ;
吴可贵 ;
林金秀 ;
陈怡 ;
高丽真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06) :16-20
[8]   Aldosterone and vascular inflammation [J].
Brown, Nancy J. .
HYPERTENSION, 2008, 51 (02) :161-167
[9]   Aldosterone and anti-aldosterone effect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J].
Ambroisine, ML ;
Milliez, P ;
Nehme, J ;
Pasquier, AL ;
De Angelis, N ;
Mansier, P ;
Swynghedauw, B ;
Delcayre, C .
DIABETES & METABOLISM, 2004, 30 (04) :311-318
[10]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Dual Blockade Of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icroalbuminuria, And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The Candesartan And Lisinopril Microalbuminuria (Calm) Study[J] . Carl Erik Mogensen,Steen Neldam,Ilkka Tikkanen,Shmuel Oren,Reuven Viskoper,Richard W. Watts,Mark E. Cooper.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2000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