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不同构造单元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27
作者
包建平 [1 ]
朱翠山 [1 ]
张秋茶 [2 ]
李梅 [2 ]
卢玉红 [2 ]
机构
[1]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碳同位素; 成熟度; 干燥系数; 天然气;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主要构造上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坳陷内部大北-克拉苏构造带上的天然气中甲烷占绝对优势,干燥系数接近于1.00,属于典型的干气;而前缘隆起带上的天然气中甲烷含量相对较低,其干燥系数一般小于0.95,属于典型的湿气。在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上,大北-克拉苏构造带上天然气中甲烷、乙烷碳同位素明显偏重,分别大于-31‰和-20‰;比较而言,前缘隆起带上的天然气中甲烷、乙烷碳同位素明显偏轻,分别小于-33‰和-20‰。成熟度计算结果表明,大北-克拉苏构造带上的天然气属于过成熟天然气,其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为1.65%2.25%;而前缘隆起带上的天然气属于高成熟天然气,其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为1.00%1.35%。由此表明,库车坳陷不同构造单元聚集了烃源岩中有机质在不同演化阶段生成的天然气。
引用
收藏
页码:664 / 668+674 +6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膏盐质盖层特征与天然气保存 [J].
付晓飞 ;
宋岩 ;
吕延防 ;
孙永河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1) :25-29
[2]   克拉2气田成藏过程的物理模拟 [J].
张洪 ;
何顺利 ;
庞雄奇 ;
顾岱鸿 ;
姜振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23-26
[3]   地球化学动态示踪油气成藏过程初探——以库车坳陷大宛齐构造为例 [J].
刘文汇 ;
张殿伟 ;
郑建京 ;
陈孟晋 ;
王晓锋 ;
高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6) :717-723+729
[4]   库车前陆盆地中生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演化及影响因素 [J].
杨树春 ;
卢庆治 ;
宋传真 ;
袁玉松 ;
王红军 ;
胡圣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6) :770-777+785
[5]   库车坳陷天然气高效成藏过程分析 [J].
赵文智 ;
王红军 ;
单家增 ;
王兆云 ;
赵长毅 ;
汪泽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6) :703-710
[6]   库车前陆盆地迪那2气田成藏机理及成藏年代 [J].
孙冬胜 ;
金之钧 ;
吕修祥 ;
周新源 ;
杨明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5) :559-564+591
[7]   库车拗陷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地质条件 [J].
贾承造 ;
顾家裕 ;
张光亚 .
科学通报 , 2002, (S1) :49-55
[8]   库车煤成烃前陆盆地冲断带大气田形成的控制因素 [J].
宋岩 ;
贾承造 ;
赵孟军 ;
田作基 .
科学通报 , 2002, (S1) :64-69
[9]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天然气气源对比 [J].
李剑 ;
谢增业 ;
李志生 ;
罗霞 ;
胡国艺 ;
宫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5) :29-32+41
[10]   塔里木盆地库车油气系统富气的主控因素分析 [J].
卢双舫 ;
赵孟军 ;
付广 ;
王朋岩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3) :10-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