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藏聚油排水机理探讨

被引:7
作者
卓勤功
邱以钢
郝雪峰
常涧峰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岩性油气藏; 砂岩透镜体油藏; 成因机理; 成藏动力; 流体压力封存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1 [油气层物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被烃源岩包裹的砂岩透镜体注入油气后,原有地层水与新注入流体构成的混合流体排出有两种模式:①压力封存箱泄压排水模式,当压力封存箱泄压后,砂体的流体压力高于围岩,混合流体向压力相对低的围岩排出。②断层泄压排水模式,切割砂岩透镜体的断层活动开启时,混合流体沿断层排出。由于断陷盆地构造活动的多期性,压力封存箱和断层均多次开启、封闭,在油气多次充注和混合流体多次排出的过程中,岩性圈闭的油气充满度不断增加。表1参19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2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济阳坳陷油气勘探现状及主要研究进展 [J].
李丕龙 ;
金之钧 ;
张善文 ;
庞雄奇 ;
肖焕钦 ;
姜在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1-4
[2]   东营凹陷古近系烃源岩超压特征及分布规律 [J].
邱桂强 ;
凌云 ;
樊洪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71-75
[3]   东营凹陷岩性油藏成藏机制研究 [J].
宋书君 ;
刘建民 ;
王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47-48
[4]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和前沿研究领域 [J].
郝芳 ;
邹华耀 ;
王敏芳 ;
杨旭升 .
地质科技情报, 2002, (04) :7-14
[5]   超压与烃类生成相互作用关系及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J].
王兆云 ;
赵文智 ;
何海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4) :12-15
[6]   利用有机包裹体恢复油藏油气充注史及应用实例 [J].
宗国洪 ;
卓勤功 ;
郝雪峰 ;
宁方兴 ;
杨成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3) :49-51+2
[7]   济阳坳陷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特点分析 [J].
郭元岭 ;
赵乐强 ;
石红霞 ;
高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33-36+15
[8]   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成藏指数 [J].
王宁 ;
陈宝宁 ;
翟剑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6) :4-5+8
[9]   中国含油气盆地中的超压体系 [J].
张启明 ;
董伟良 .
石油学报, 2000, (06) :1-11+127
[10]   毛细管力是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吗? [J].
王志欣 .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03) :1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