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慎监管到包容审慎监管的学理探析——基于需求溢出理论视角下的风险治理与监管

被引:27
作者
刘太刚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审慎监管; 包容监管; 包容审慎监管; 需求溢出; 公共风险; 治理深度; 治理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从需求溢出理论视角下的风险治理来看,监管本质上是对公共风险的治理,而审慎监管、包容审慎监管和包容监管则分别是对公共风险的治理深度和治理强度的不同设定,并分别对应着对监管领域内公共风险的深治理、浅治理和深浅相间治理。同时,对公共风险治理深度和强度的设定,也就是监管原则与方式即审慎监管、包容审慎监管或包容监管的选择,理应是对被监管行为中蕴含的正负外部性综合考量的结果,即理应是对被监管行为成本收益的综合考量的结果。公共风险的监管或治理深度和强度,直接关系到监管主体所采用的监管原则或方式是审慎、包容抑或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包容审慎。从审慎监管到包容审慎监管再到包容监管,其对公共风险的治理深度由深到浅、治理强度也就由强到弱。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3]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变革——银行监管改革探索之七 [J].
王兆星 .
中国金融, 2015, (03) :14-18
[6]   公共管理学重述:需求溢出理论的逻辑思路与基本主张 [J].
刘太刚 .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08) :52-58
[7]   公共利益法治论——基于需求溢出理论的分析 [J].
刘太刚 .
法学家, 2011, (06) :1-14+174
[8]  
李扬:未来应该强调宏观审慎监管[N]. 李学宾,陈伟.中国经营报. 2009 (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