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Claparède)的时空格局

被引:19
作者
李艳 [1 ,2 ]
蔡永久 [1 ,2 ]
秦伯强 [1 ]
龚志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太湖; 时空分布格局; 霍甫水丝蚓; 富营养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5年1-12月对太湖霍甫水丝蚓进行了逐月调查.太湖霍甫水丝蚓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273.75 ind./m2和4.697 g/m2,均在2月份达到最大值.根据体长频数分布的周年变化,推测太湖霍甫水丝蚓一年有三代.太湖霍甫水丝蚓密度和生物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且随季节变化较小,其高值区域均出现在太湖北部梅梁湾和竺山湾及西部河口湖区,而在其它区域的现存量均较低.分析表明太湖霍甫水丝蚓空间差异可能与营养水平、底质类型、可摄食的食物及生境的稳定性等因素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50 / 4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滇池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演变与成因分析 [J].
王丑明 ;
谢志才 ;
宋立荣 ;
肖邦定 ;
李根保 ;
李林 .
动物学研究, 2011, 32 (02) :212-221
[2]  
巢湖流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关系[J]. 高峰,尹洪斌,胡维平,邓建才,高俊峰.应用生态学报. 2010(08)
[3]   浙江千岛湖深水区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变化格局 [J].
胡忠军 ;
孙月娟 ;
刘其根 ;
何光喜 ;
陈来生 ;
曲宪成 ;
余员龙 ;
史文 ;
刘国栋 .
湖泊科学, 2010, 22 (02) :265-271
[4]   太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J].
蔡永久 ;
龚志军 ;
秦伯强 .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01) :50-59
[5]   镜泊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调查 [J].
刘曼红 ;
马成学 ;
左彦东 ;
蔡会丽 ;
于洪贤 .
水生态学杂志, 2009, (04) :1-7
[6]   太湖不同营养水平湖区沉积物理化性质和磷的垂向变化 [J].
李江 ;
金相灿 ;
姜霞 ;
刘利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4) :64-69
[7]   武汉市南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J].
王银东 ;
熊邦喜 ;
杨学芬 .
湖泊科学, 2005, (04) :327-333
[8]   滇池摇蚊科幼虫和水丝蚓属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J].
王丽珍 ;
李砥 ;
刘永定 ;
肖帮定 ;
刘鲁明 .
水利渔业, 2004, (02) :48-50
[9]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制与控制途径初探 [J].
秦伯强 .
湖泊科学, 2002, (03) :193-202
[10]   水体富营养化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J].
龚志军 ;
谢平 ;
唐汇涓 ;
王士达 .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3) :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