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w6.1(Ms6.5)地震破裂过程

被引:66
作者
张勇 [1 ]
许力生 [2 ]
陈运泰 [1 ,2 ]
刘瑞丰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关键词
鲁甸地震; 波形反演; 破裂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w 6.1,Ms6.5)地震是一次规模不大、但灾害严重的走滑型地震事件.受走滑型地震辐射图型的影响,远震地震资料在特定方位上信噪比不高,给此次地震发震断层面的确定造成了一些干扰.本文概述了鲁甸地震发生后2.4小时发布的作为地震应急响应的破裂过程快速反演工作,以及随后对反演结果的修订工作.修订结果中,两个双力偶节面的反演都显示破裂方向朝地表和走向方向扩展.结合现有的烈度分布和余震精确定位结果,根据破裂方向和烈度与余震分布的优势方向的一致性,确定鲁甸地震是发生在走向162°,倾角86°的近乎垂直于地面的以左旋走滑为主的断层面上的一次破裂事件.根据破裂过程反演得到的震源时间函数,大部分地震矩在破裂开始后2~5 s内集中释放.比较集中的地震矩释放过程可能是此次地震面波震级明显高于矩震级,且造成严重地震灾害的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052 / 30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震源破裂过程反演方法研究.[D].张勇.北京大学.2008, 08
[2]   川滇交界东段昭通、莲峰断裂带的地震危险背景 [J].
闻学泽 ;
杜方 ;
易桂喜 ;
龙锋 ;
范军 ;
杨攀新 ;
熊仁伟 ;
刘晓霞 ;
刘琦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10) :3361-3372
[3]   “4·20”芦山7.0级地震次生山地灾害活动特征与趋势 [J].
崔鹏 ;
陈晓清 ;
张建强 ;
杨宗佶 ;
游勇 ;
范建容 ;
苏凤环 ;
孔应德 ;
朱兴华 .
山地学报, 2013, (03) :257-265
[4]   中国地震台网震级的对比 [J].
刘瑞丰 ;
陈运泰 ;
任枭 ;
徐志国 ;
孙丽 ;
杨辉 ;
梁建宏 ;
任克新 .
地震学报 , 2007, (05) :467-476
[5]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tectonics of China.[J].邓起东;张培震;冉勇康;杨晓平;闵伟;楚全芝.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