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中国化证据排除规则的范性梳理与反思
被引:26
作者:
董坤
机构:
[1]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非法证据;
不可靠证据;
瑕疵证据;
证据排除规则;
立法规范目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我国构建起了有中国特色的证据排除规则,包括以执行外部政策,如以遏制刑讯逼供、维护司法公正和保障基本权利为目的而建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发现案件真相,涤除虚假性证据为目的而设置的"不可靠证据排除规则";以改进技术性、细节性的不规范取证行为为目的而创设的"瑕疵证据排除规则"。由于立法的规范目的各有侧重,三类排除规则在实践中对非法证据、不可靠证据以及瑕疵证据的排除思路、排除程序、补正或合理解释的方向各有不同,实践中的应用逻辑必须导源于立法目的。虽然中国特色的证据排除规则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硬伤"和"软肋"。未来的证据排除规则应当逐步解决不同排除规则的位阶效力错位、解释造法的问题;调整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范围和设置模式;同时,在排除规则的设计上应将更多的目光从"探求真相"投向"权利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8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