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隆起带东段皖赣相邻区燕山期花岗岩类的成因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91
作者
周涛发
袁峰
侯明金
杜建国
范裕
朱光
岳书仓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3]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4] 江苏南京
[5] 安徽合肥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动力学; 江南隆起带; 皖南; 赣东北;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4.03.008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江南隆起带东段皖赣相邻区南(赣东北地区)、北(皖南地区)两侧发育花岗岩类,且与成矿关系密切。对花岗岩类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造山过程动力学及低Nd模式年龄分析表明,研究区至少存在两期规模较大的侵入岩浆活动,赣东北地区以燕山早—中期为主,皖南—浙西地区以燕山中—晚期为主。燕山早期两大动力学体系的转换(160Ma~170Ma),NE向赣东北深大断裂的线性拉张减薄作用,引起幔源岩浆上升并与地壳相互作用形成赣东北斑岩体;燕山中晚期(<145Ma),皖南与赣东北的动力学背景趋于一致,随着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碰撞,挤压作用使上溪群或成分类似于上溪群的基底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皖南—浙西地区燕山期花岗岩、花岗斑岩和赣东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下扬子及邻区岩石圈结构构造特征与油气资源评价[M]. 地质出版社 , 陈沪生等著, 1999
[12]  
江西银山铜铅锌金银矿床[M]. 地质出版社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江西地质勘查局《江西银山铜铅锌金银矿床》编写组著, 1996
[13]  
中国大陆根-柱构造[M]. 地质出版社 , 邓晋福等著, 1996
[14]   德兴式斑岩型矿床的构造-岩浆-成矿体系 [J].
叶德 ;
隆叶松 ;
王群 ;
叶 .
地球科学, 1997, (03) :30-34
[15]   江南中、新元古代岛弧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J].
郭令智,卢华复,施央申,马瑞士,孙岩,舒良树,贾东,张庆龙 .
高校地质学报, 1996, (01) :1-13
[16]   皖南两花岗岩体的岩石学特征及成矿专属性判别 [J].
赵玉琛 .
安徽地质, 1994, (04) :31-43
[17]   安徽南部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的源区锶、钕同位素制约 [J].
陈江峰 ;
周泰禧 ;
李学明 ;
K.A.Foland ;
黄承义 ;
卢伟 .
地球化学, 1993, (03) :261-268
[18]   皖南中生代花岗岩类Nd、Sr、Pb同位素特点 [J].
邢凤鸣 ;
徐祥 .
安徽地质, 1993, (01) :35-41
[19]   华南陆壳改造系列花岗岩类型划分和成岩物质来源 [J].
刘昌实 ;
朱金初 ;
沈渭洲 ;
徐士进 .
地质学报, 1990, (01) :43-52
[20]   安徽省印支期岩浆活动质疑 [J].
周泰禧 ;
陈江峰 ;
李学明 ;
Foland ;
K.A. .
岩石学报, 1988, (03) :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