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组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

被引:12
作者
赵俊晔
于振文
孙慧敏
马兴华
孙强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泰安,山东泰安,山东泰安,山东泰安,山东泰安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淀粉合成相关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 [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根据小麦成熟期籽粒淀粉组分的差异 ,用聚类分析的方法 ,将籽粒总淀粉含量相近、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存在差异的 9个小麦品种分为 3组 :低直链淀粉组、中直链淀粉组和高直链淀粉组。研究籽粒灌浆过程中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值 (直 /支比值 )的变化动态、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及其与淀粉组分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直链淀粉组的直 /支比值在花后 2 8d和 35d显著高于低直链淀粉组和中直链淀粉组 ,说明不同小麦品种直 /支比值的差异是灌浆中后期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积累速率的不同所致。在灌浆期 ,籽粒中淀粉粒结合淀粉合成酶 (GBSS)活性较低 ,同时灌浆中后期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ADPGPPa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UDPGPPase)活性较低的品种(低直链淀粉组 ) ,籽粒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籽粒中较高的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SSS)活性 ,在灌浆前期有利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积累 ,而在灌浆后期 ,则有利于支链淀粉的积累 ,不利于直链淀粉的积累。
引用
收藏
页码:525 / 5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影响面条品质的通径分析 [J].
王宪泽 ;
李菡 ;
于振文 ;
张杰道 .
作物学报, 2002, (02) :240-244
[2]   早籼稻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合成酶的变化及温度效应特征 [J].
程方民 ;
蒋德安 ;
吴平 ;
石春海 .
作物学报, 2001, (02) :201-206
[3]   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快速培育糯性小麦新品系 [J].
王子宁 ;
张艳敏 ;
郭北海 ;
樊爱革 .
华北农学报, 2001, (01) :1-6
[4]   水稻发育胚乳中淀粉的积累及淀粉合成的酶活性变化 [J].
潘晓华 ;
李木英 ;
曹黎明 ;
刘水英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4) :456-462
[5]   小麦品种主要淀粉性状及面条品质预测指标的研究 [J].
姚大年 ;
李保云 ;
朱金宝 ;
梁荣奇 ;
刘广田 .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06) :84-88
[6]   小麦品种Waxy蛋白的鉴定和筛选 [J].
姚大年 ;
王新望 ;
刘志勇 ;
刘广田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9, (01) :1-9
[7]   小麦品种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若干淀粉性状研究 [J].
姚大年 ;
孙辉 ;
李保云 ;
刘广田 .
中国粮油学报, 1999, (01) :8-11
[8]   植物和微生物中ATP的提取及测定方法评述 [J].
李立人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6, (04) :5-11
[9]  
粮油籽粒品质及其分析技术[M]. 农业出版社 , 何照范编著, 1985
[10]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Wx-A1, -B1 and -D1 protein deficiencies on apparent amylose content and starch pasting properties in common wheat. Yamamori M, Quynh N T.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