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抗条锈病的遗传研究

被引:10
作者
张宏
罗恒
吉万全
王长有
王秋英
任志龙
薛秀庄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宝鸡市种子管理站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陵
[4] 陕西宝鸡
[5] 陕西杨陵
关键词
中4; 异代换系; 条锈病; 抗性遗传; χ2测验; 条中32;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利用缺体回交法 ,以阿勃 3D缺体为母本、中 4 为父本培育出的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 N90 2 5 - 3- 3-2 - 1- 1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已基本稳定 ,染色体构型为 2 n=4 2 =2 1″,测交杂种 F1 减数分裂中期 I染色体构型为 2 n=2 0″+2 '。该系对目前的条锈病流行小种和新小种均表现高抗至免疫 ,抗性来自中间偃麦草。为进一步研究该系的条锈病抗性遗传规律 ,以对条中 32感染的小偃 6号、中国春和阿勃分别与其杂交 ,F1 套袋自交 ,F2 代调查统计并分析其抗性分离情况。χ2 符合性测验结果表明 :小麦—偃麦草异代换系 N90 2 5 - 3- 3- 2 - 1- 1的后代植株对条中 32的抗性以3∶ 1分离 ,即表明该代换系对条中 32的抗性由一对完全显性等位基因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间偃麦草Z抗条锈病基因导入春小麦的研究 [J].
李红霞 ;
王平 ;
叶兴国 ;
魏亦勤 ;
张双喜 ;
裘敏 ;
刘旺清 ;
马素琴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2, (03) :31-33
[2]   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衍生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J].
王长有 ;
吉万全 ;
王秋英 ;
薛秀庄 ;
张宏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3) :530-534+739
[3]   小麦抗条锈性遗传研究进展 [J].
曹张军 ;
王美南 ;
井金学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3) :80-83
[4]   中间偃麦草的GISH分析 [J].
吉万全 ;
薛秀庄 ;
王秋英 ;
王长有 ;
FEDAK George ;
PATROSKI Rene ;
刘广田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3) :401-405+609
[5]   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条锈病抗性的研究 [J].
王长有 ;
吉万全 ;
薛秀庄 ;
王秋英 .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6) :54-58
[6]   小麦抗病育种的战略问题——小麦对锈病、白粉病第二线抗源的建立和应用 [J].
杨作民 ;
唐伯让 ;
沈克全 ;
夏先春 .
作物学报, 1994, (04) :385-394
[7]   普通小麦异代换系的产生和利用 [J].
张学勇 ;
陈淑阳 ;
李振声 .
遗传, 1990, (04) :40-44
[8]   小麦黄矮病新抗源中4、中5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J].
孙善澄 ;
赵怀生 ;
杨亚凡 ;
张秦凤 ;
薛秀庄 ;
周广和 .
华北农学报, 1990, (02) :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