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干预研究——以听力残疾学生为例

被引:13
作者
司琦 [1 ]
陈红玉 [1 ]
刘海群 [2 ]
Cardinal B [3 ]
机构
[1] 浙江大学
[2] 浙江省华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部
[3] 俄勒冈州立大学健康与人类科学学院
关键词
听力残疾; 学生; 体育锻炼; 阶段变化模型;
D O I
10.16469/j.css.2010.07.006
中图分类号
G812.4 [群众性体育活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150名听力残疾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阶段变化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准实验不等同比较组前后测设计,使用散页印刷品为主要干预方式,对其进行了12周针对性的干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对实验组听力残疾学生的锻炼行为水平未产生影响;接受干预前后,实验组学生在不同锻炼阶段的人数分布发生了改变,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χ2=4.048,P=0.044<0.05),这一结果部分证明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接受干预后,仅实验组学生的意识提高(t=-3.35,P=0.001<0.01)和刺激控制(t=-6.94,P=0.000<0.01)因素的均值相对于对照组学生出现了非常显著的提高,以阶段变化模型为理论基础的此干预实验并未有效地影响实验组听力残疾学生锻炼行为各心理决定因素的变化;锻炼收益、锻炼弊端和变化过程因素成功地预测了实验组听力残疾学生锻炼行为从预期阶段向准备阶段的转换。通过12周基于TTM模型的干预研究,部分证明了以阶段变化模型为理论基础的干预措施有效影响了听力残疾学生锻炼阶段变化的准备水平及心理决定因素,但完全没有影响到其锻炼行为水平。针对听力残疾学生这类特殊人群,有必要进行促进其锻炼行为水平的后续干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1+61 +6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跨理论模式的应用——一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干预研究 [J].
马申 ;
王白山 ;
李静芝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8, (02) :235-237
[2]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分阶段干预效果的动态观察 [J].
马申 ;
马云霞 ;
朱伟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2) :1106-1108
[3]   听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比较研究 [J].
钟毅平 ;
谭千保 ;
方柳 .
心理科学, 2006, (01) :73-75
[4]   考察影响锻炼行为改变的调节变量——一项促进大学生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 [J].
段艳平 ;
蔺志华 ;
崔德刚 .
体育科学, 2005, (11) :24-27
[5]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在中年人群体育健身行为中的应用 [J].
邱建国 ;
张永军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7) :21-24
[7]   对杭州市社区居民锻炼行为的干预效果观察 [J].
许亮文 ;
杨廷忠 ;
马海燕 ;
刘婷婕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4, (03) :313-315
[8]   听觉障碍儿童个性特征研究 [J].
张福娟 ;
刘春玲 .
中国特殊教育, 1999, (03) :24-27
[9]  
锻炼心理学[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司琦, 2008
[10]   Self-efficacy for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among deaf adults [J].
Jones, Elaine G. ;
Renger, Ralph ;
Kang, Youngmi .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2007, 30 (02) :18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