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文化认同与西部“非遗”的公法保护
被引:3
作者:
雷秋玉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非遗”;
西部;
公法保护;
文化认同;
D O I:
10.13370/j.cnki.fs.2013.01.015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非遗"法律保护的意义在于借由小传统的维系,确保大传统的文化认同。这种意义决定了"非遗"的法律保护应当以公法保护为主导,并在区分文化商品与文化公共品、文化的表达与文化的"文法"的基础上,侧重于文化公共品的提供和文化"文法"的保护。这种保护方式和对象的特定性又决定了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应有适当限度,尊重"非遗"的文化本位性。西部"非遗"公法保护制度尚未提升至《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思想高度,在保护实践上还存在忽视民间文化小传统形成的规律性、挟制民间文化认同的弊病,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文化认同的形成,应在尊重"非遗"规律性的基础上,调整公法保护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