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非典型担保的命运

被引:38
作者
高圣平 [1 ,2 ]
张尧 [3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3] 不详
[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5]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
[6] 不详
关键词
担保物权; 非典型担保; 让与担保; 按揭; 物权法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经济合同法》,经《民法通则》、《担保法》到《物权法》,我国担保物权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虽然它大胆融合了两大法系的担保制度,但仍然无法满足信贷实践的需求。非典型担保是在法典之外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担保形态,但在物权法定主义之下,非典型担保实难取得担保物权地位。在我国已经承认一般意义上的动产抵押制度,几乎所有动产均可设定担保权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引进让与担保这一具有体系异质性的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重新认识商品房按揭的法律属性——以按揭是否转移商品房所有权为中心展开 [J].
李晓春 ;
林瑞青 .
西部法学评论, 2009, (04) :77-81
[3]   论我国物权法上的担保物权制度 [J].
邹海林 ;
常敏 .
清华法学, 2007, (04) :42-63
[4]   日本担保法制改革 [J].
范纯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5) :54-58
[5]   《物权法》关于担保物权的创新及审判实务面临的问题(下) [J].
刘贵祥 .
法律适用, 2007, (09) :21-27
[7]   让与担保规制模式的立法论阐释 [J].
姚辉 ;
刘生亮 .
法学家, 2006, (06) :63-69+136
[8]   美国动产担保交易法与我国动产担保物权立法 [J].
高圣平 .
法学家, 2006, (05) :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