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盆地煤层气成藏条件类比分析及潜力评估

被引:6
作者
张炬 [1 ]
卢双舫 [1 ]
薛海涛 [1 ]
胡慧婷 [1 ]
黄文彪 [1 ]
董庆明 [2 ]
机构
[1]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大庆油田装备制造公司销售公司
关键词
煤层气; 鹤岗盆地; 阜新盆地; 资源潜力; 类比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评价鹤岗盆地煤层气的资源潜力,从煤层气的成藏条件出发,将鹤岗盆地相关的地质、地化参数与阜新盆地进行类比,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两个盆地资源潜力进行评分,并计算出鹤岗盆地煤层气资源总量。结果表明,鹤岗盆地绝大部分地质、地化指标相似于甚至优于阜新盆地;鹤岗盆地煤炭资源丰富,煤阶以气煤—焦煤为主,煤层累计厚度平均64 m,为煤层气的大量生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岩浆和构造活动以及有效盖层的差异,使不同矿区含气量差别较大,整体表现为东北高、西南低的特征。尽管鹤岗盆地部分煤层含气量和渗透率偏低,但其煤层分布规模大,煤阶中等,其煤层气资源总量可达445.6×108m3,通过合理开采,可具有较大的工业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鹤岗盆地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勘探开发潜力 [J].
杨敏芳 ;
孙斌 ;
张丽琳 ;
田文广 ;
陈刚 ;
孙钦平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11) :26-29+116
[2]   鹤岗鸟山勘探区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规律研究 [J].
杨永利 .
煤炭技术, 2010, 29 (09) :140-141
[3]   国外煤层气生产概况及对加速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思考 [J].
姚国欣 ;
王建明 .
中外能源, 2010, 15 (04) :25-33
[4]   高、低煤阶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J].
甘华军 ;
王华 ;
严德天 .
地质科技情报, 2010, 29 (01) :56-60
[5]   中国大陆煤层气盆地双层次类型划分 [J].
宋立军 ;
赵靖舟 .
煤炭科学技术, 2009, 37 (10) :100-104
[6]   鹤岗煤田煤层气利用初步评价 [J].
赵淑荣 .
煤炭技术, 2009, 28 (03) :144-145
[7]   不同煤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差异对比 [J].
陈振宏 ;
王一兵 ;
宋岩 ;
刘洪林 .
天然气工业, 2008, (03) :30-32+136
[8]   中国煤层气成藏的两大关键地质因素 [J].
宋岩 ;
秦胜飞 ;
赵孟军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545-553
[9]   阜新盆地王营-刘家煤层气藏成藏机理 [J].
苏现波 ;
林晓英 ;
柳少波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21-24
[10]   鹤岗矿区煤变质特征及变质规律 [J].
吕贵友 .
中国煤田地质, 2005, (03)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