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与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81
作者
崔新卫 [1 ,2 ,3 ]
张杨珠 [1 ]
吴金水 [2 ]
彭福元 [3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3] 湖南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利用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与酶活力; 土壤碳平衡; 农田温室气体; 产量构成;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4.06.038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提倡低碳、高效和生态农业的需求下,秸秆还田作为一项有效的生态农业措施得以大力推广。本文在介绍了秸秆还田的基本方式后,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秸秆还田的研究成果,综合阐述了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肥力质量、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土壤碳平衡、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土壤与作物重金属含量、作物产量及其构成等影响,进一步揭示了秸秆还田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当前我国新的农业生产模式下,秸秆还田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27 / 15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4 条
  • [1] 施用生物质炭基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陈琳
    乔志刚
    李恋卿
    潘根兴
    [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 (05) : 671 - 675
  • [2] 免耕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路怡青
    朱安宁
    张佳宝
    陈效民
    舒馨
    [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 (03) : 329 - 334
  • [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与产量的短期影响
    王丹丹
    周亮
    黄胜奇
    李成芳
    曹凑贵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2 (04) : 735 - 740
  • [4] 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韩新忠
    朱利群
    杨敏芳
    俞琦
    卞新民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11) : 2192 - 2199
  • [5] 长期连作及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微生物量及种群结构的影响
    刘军
    唐志敏
    刘建国
    张东升
    刘萍
    蒋桂英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8) : 1418 - 1422
  • [6] 浅析秸秆还田的方式及影响
    邹吉亮
    [J]. 吉林农业, 2012, (06) : 96 - 96
  • [7] 秸秆生物炭修复电镀厂污染土壤的效果和作用机理初探
    甘文君
    何跃
    张孝飞
    张胜田
    林玉锁
    [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 28 (03) : 305 - 309
  • [8]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及微生物菌剂对水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钱海燕
    杨滨娟
    黄国勤
    严玉平
    樊哲文
    方豫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3) : 440 - 445
  • [9] 稻草还田配施催腐菌剂对晚稻根际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倪国荣
    涂国全
    魏赛金
    吴建富
    石庆华
    潘晓华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01) : 149 - 154
  • [10]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张鹏
    李涵
    贾志宽
    王维
    路文涛
    张惠
    杨宝平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12) : 2518 - 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