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家庭关怀与自立人格的关系及其性别的调节作用

被引:7
作者
彭阳 [1 ]
谭千保 [2 ]
申雯 [3 ]
机构
[1] 湖南科技学院信息技术与教育系
[2]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3]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家庭关怀; 自立人格; 性别; 调节效应;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4.06.027
中图分类号
B844.1 [儿童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对流动儿童自立人格的影响以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对406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男女流动儿童在人际自立、人际责任、人际主动、人际开放、人际灵活、个人主动、个人独立、个人灵活、个人开放和家庭关怀度指数、合作度、成长度、亲密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流动儿童家庭关怀与自立人格因子存在显著相关;家庭关怀对流动儿童自立人格有预测作用;性别在流动儿童家庭关怀与自立人格中起调节作用。结论:家庭关怀对流动儿童自立人格有影响,性别在其中起调节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77 / 10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Family Assessment Measure (FAM) and Process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 [J].
Skinner, H ;
Steinhauer, P ;
Sitarenios, G .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00, 22 (02) :190-210
[2]  
大学生母亲教养方式、自立人格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杨建峰.河北师范大学.2013, 12
[3]  
城市中农村流动青少年的情感社会化状况研究.[D].陈婷.华中科技大学.2010, 03
[4]  
留守青少年自立人格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左利华.曲阜师范大学.2010, 11
[5]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自立人格的影响.[D].曾蓉.西南大学.2009, 10
[6]   家庭教养方式与犯罪青少年人格的关系: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 [J].
彭运石 ;
王玉龙 ;
龚玲 ;
彭磊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 (06) :956-958+973
[7]   流动初中生的自立人格与依恋的关系研究 [J].
熊乂莹 ;
林景宏 ;
曾天德 .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6 (03) :127-132
[8]   北京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J].
张巧玲 ;
张曼华 ;
来源 ;
刘婷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21 (08) :1237-1239
[9]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J].
黎婉勤 ;
曾熙 .
教育评论, 2012, (05) :15-17
[10]   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J].
陈丽 ;
刘艳 .
中国特殊教育, 2012, (01) :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