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黄土高原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对玉米季节性耗水和产量的调节机制

被引:85
作者
王红丽 [1 ]
张绪成 [1 ,2 ]
宋尚有 [1 ]
马一凡 [1 ]
于显枫 [1 ]
机构
[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玉米; 全膜双垄沟播; 季节性耗水;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从玉米季节性耗水调节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角度,揭示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的增产机制。【方法】通过测定土壤温度、含水量、玉米地上干物质和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以及计算土壤温度梯度等,探讨旱地全膜双垄沟播对玉米季节性耗水和产量的调节机制。【结果】全膜双垄沟播(PMF)和全沙覆盖平作(SM)对玉米生长期的水分环境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与裸地平作(CK)相比,PMF和SM能提高地温最低点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温度梯度和地温最高点玉米拔节前土壤温度梯度,在显著高于CK和地温最高、最低点反方向温度梯度驱动下实现了对土壤水分的调节,使玉米在需水较少阶段保蓄更多的水分以供需水盛期利用;各处理玉米耗水高峰出现的时期与当年降雨分布密切相关,PMF和SM可以促进玉米拔节后耗水,其中灌浆期增加最为显著,该时期PMF和SM的耗水量分别较CK增加237.7%和83.1%,差异显著(P<0.05);其次是拔节-抽雄期,分别较CK增加31.8%和27.4%,差异显著(P<0.05);玉米收获指数分别提高132.5%和116.1%。【结论】PMF能够增大土壤温度梯度,减少前期地表蒸发为主的水分耗散,保蓄更多水分供后期使用;在后期雨季能够充分利用降水,促进籽粒形成和灌浆,表现较高的穗粒数和百粒重,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917 / 9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 王红丽,张绪成,宋尚有,马一凡,于显枫,柳燕兰.应用生态学报. 2011(10)
  • [2] 不同沟垄覆盖方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儒
    崔荣美
    贾志宽
    韩清芳
    路文涛
    侯贤清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16) : 3312 - 3322
  • [3]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对自然降水再分配规律研究
    岳德成
    曹亚芬
    丁志远
    李青梅
    韩菊红
    杨金云
    [J]. 灌溉排水学报, 2011, 30 (04) : 48 - 52
  • [4] 半干旱区旱地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玉米田的土壤水分和产量效应
    王红丽
    张绪成
    宋尚有
    [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 (08) : 825 - 833
  • [5] 交替灌溉对西北绿洲区小麦间作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柴强
    杨彩红
    黄高宝
    [J]. 作物学报, 2011, 37 (09) : 1623 - 1630
  • [6] 河西走廊中段干旱荒漠区土壤水热状况初步分析
    柳媛普
    李耀辉
    王胜
    刘宏谊
    张良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05) : 204 - 208
  • [7] 半干旱区全覆膜双垄沟播技术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绍美
    金胜利
    王刚
    [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0, 45 (04) : 100 - 106
  • [8]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发育动态及产量形成规律研究
    方彦杰
    黄高宝
    李玲玲
    汪佳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04) : 128 - 134
  • [9] 覆被对桔园旱季土壤水分变化和利用的影响
    胡实
    谢小立
    王凯荣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2) : 976 - 983
  • [10] 甘肃发展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主要模式
    刘广才
    杨祁峰
    段禳全
    赵小文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8, (05) : 629 -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