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共同体重建的社会学思考

被引:37
作者
周永康
陆林
机构
[1]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乡村共同体; 城乡统筹; 新农村; 政治共同体; 经济共同体; 伦理共同体; 精神共同体;
D O I
10.13718/j.cnki.xdsk.2014.02.009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共同体是具有共同利益诉求和伦理取向的群体。现代性和市场经济的持续作用瓦解了传统乡村共同体,但这也为新型乡村共同体的重建提供了契机。当前应该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要求,建设以乡村政治共同体、乡村经济共同体、乡村伦理共同体、乡村精神共同体为主的四位一体的新型乡村共同体。其基本目标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和谐、文明进步、人民幸福;有效连接城市社会,实现城乡社会和谐互动、一体发展,维护整体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7+181 +1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村民自治中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民主意识的融合 [J].
陈方南 .
社会科学战线, 2012, (03) :174-178
[2]   精神共同体及其形成路径探析 [J].
肖红军 ;
秦在东 .
学术论坛, 2011, 34 (06) :32-35+83
[3]   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 [J].
赵霞 .
中国农村观察, 2011, (03) :80-86
[4]   在共同体的视角中看民主 [J].
张康之 ;
张乾友 .
学习与探索, 2011, (02) :68-74
[5]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主要来源和发展阶段 [J].
陈东英 .
哲学动态, 2010, (05) :5-13
[6]   生活共同体与公民德性养成 [J].
寇东亮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3 (03) :17-21
[7]   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 [J].
毛丹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1) :1-33+243
[8]   从社会哲学视角看米德符号互动论 [J].
丁东红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 (01) :35-39
[9]   走向实践的共同体——论现代性的反思性重建 [J].
张以明 .
现代哲学, 2007, (04) :12-18
[10]   中国农村出现伦理性危机 [J].
申端锋 .
中国老区建设, 2007, (07)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