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中坝气田雷口坡组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10
作者
朱萌 [1 ]
王兴志 [1 ]
张帆 [1 ]
尹宏 [2 ]
蒲俊伟 [3 ]
张本健 [2 ]
陈波 [3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
[3] 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
关键词
中坝气田; 雷口坡组; 储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坝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颗粒型白云岩和晶粒型白云岩储层的成岩演化过程复杂,各种成岩作用发育,储层质量的好坏受成岩作用影响明显。储层内部鸟眼孔、生物体腔孔、晶间孔和粒间孔等原生孔隙在经过压实压溶作用、多期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膏等胶结作用后基本消失。表生期和埋藏期的溶蚀作用决定了粒间溶孔、粒内溶孔、藻黏结"格架"溶孔和晶间溶孔等次生孔隙的形成。而多期白云石、石英和碎屑物质的胶结和充填作用又导致这些次生孔隙大幅缩小,局部消失,最终在构造破裂作用的影响下,成为现今该层段的主要储集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四川广安地区须家河组四段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J].
王伟 ;
王兴志 ;
张帆 ;
石新 ;
邱文彬 ;
杜江民 .
世界地质, 2010, 29 (01) :96-103
[2]   川口油田长6储层成岩作用 [J].
薛军民 ;
解伟 ;
王震 ;
张林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6) :1007-1012
[3]   志丹地区延长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杨克文 ;
庞军刚 ;
李文厚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4) :662-668
[4]   黔南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灰岩的成岩作用 [J].
李金梅 ;
巩恩普 ;
孙宝亮 ;
关长庆 ;
张永利 .
世界地质, 2009, 28 (01) :11-19
[5]   塔中上奥陶统台缘礁滩体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王振宇 ;
严威 ;
张云峰 ;
孙崇浩 ;
张丽娟 ;
邬光辉 ;
韩剑发 ;
申银民 .
新疆地质, 2007, (03) :287-290+338
[6]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研究 [J].
曾德铭 ;
王兴志 ;
张帆 ;
宋章强 ;
张若祥 ;
朱永刚 ;
李跃刚 .
古地理学报, 2007, (03) :253-266
[7]   塔北轮南地区奥陶系储集性及成岩作用 [J].
刘念周 ;
张秀莲 ;
王鹏 ;
杜洪凌 .
新疆地质, 2004, (01) :64-72+118
[8]   中坝气田雷三气藏分析及有利相带预测 [J].
何鲤 ;
廖光伦 ;
戚斌 ;
唐统勋 ;
余福林 ;
廖曦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2, (04) :19-26
[9]   碳酸盐岩与岩溶 [J].
宋焕荣 ;
黄尚瑜 .
矿物岩石, 1988, (01) :9-18
[10]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M].强子同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