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化对兴安落叶松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40
作者
平川
王传宽
全先奎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环境变化; 氮; 磷; 生态化学计量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22 [兴安落叶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为我国北方人工林优势树种,采集地理和气候差异明显的6个种源种子,在分布区南界的均一立地条件下进行播种,形成了32a林分。采集新老枝、新老叶和不同径级的根样品,测定其氮(N)和磷(P)浓度,比较种源间差异以及其随月份的变化和各器官NP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老枝叶(P<0.05)、1—2 mm根(P<0.01)和2—5 mm根(P<0.05)N浓度在种源间差异显著,变化范围分别为21.1—24.2 mg/g、5.9—7.8 mg/g和4.7—6.5 mg/g。P浓度在老枝叶(P<0.05)和新枝叶(P<0.05)中都表现出种源间的差异显著,变化范围分别为4.5—5.8 mg/g和4.5—6.5 mg/g。根系和枝叶的N/P皆存在种源间显著性差异(P<0.05)。叶片和根系的NP浓度的月份变化呈现先减小再增加的趋势,而新枝则呈现增加-减小-增加的不同趋势。新老枝、新老叶和根系的N和P浓度之间显著相关;新老枝、新老叶和根系之间的N浓度显著相关。不同种源兴安落叶松因对不同环境的长期适应而产生NP化学计量特征的遗传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965 / 19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陆地生态系统植被氮磷化学计量研究进展 [J].
刘超 ;
王洋 ;
王楠 ;
王根轩 .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36 (11) :1205-1216
[2]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102个优势种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统计特征[J]. 任书杰,于贵瑞,姜春明,方华军,孙晓敏.应用生态学报. 2012(03)
[3]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光合能力及相关因子的种源差异 [J].
赵晓焱 ;
王传宽 ;
霍宏 .
生态学报, 2008, (08) :3798-3807
[4]   生态系统碳氮磷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J].
王绍强 ;
于贵瑞 .
生态学报, 2008, (08) :3937-3947
[5]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654种植物叶片氮和磷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 [J].
任书杰 ;
于贵瑞 ;
陶波 ;
王绍强 .
环境科学, 2007, (12) :2665-2673
[6]   李营养累积、分布及叶片养分动态研究 [J].
李鑫 ;
张丽娟 ;
刘威生 ;
杨建民 ;
马峙英 .
土壤, 2007, (06) :982-986
[7]   祁连山青海云杉叶片氮、磷含量随海拔变化特征(英文) [J].
胡启武 ;
宋明华 ;
欧阳华 ;
刘贤德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10) :2072-2079
[8]   崇明东滩湿地高等植被演替特征 [J].
闫芊 ;
陆健健 ;
何文珊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5) :1099-1103
[9]   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叶片养分组成的空间分布格局 [J].
郑淑霞 ;
上官周平 .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08) :965-973
[10]   生态化学计量学:复杂生命系统奥秘的探索 [J].
曾德慧 ;
陈广生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6) :14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