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规则的司法识别:程序、内容与机制

被引:3
作者
瞿琨 [1 ]
戴燚 [2 ]
机构
[1] 上海大学ADR与仲裁研究院
[2] 上海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间规则; 司法识别; 识别程序; 识别标准; 案例指导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当下我国的司法审判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法官在审理复杂疑难的案件时,面对国家法的空白、漏洞、不足时,如何对民间规则进行司法识别与适用,并作出适当的审判。一起婚姻家庭案件的司法审判过程表明,我国司法审判的法源是国家法,民间规则的司法适用只是为了填补国家法的漏洞,应当严格适用条件,防止滥用,因此,民间规则的司法适用必须进行识别程序,这个识别程序包括民间规则的主张、举证以及查明三个环节,其中当事人与法官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当事人主张存在某项民间规则并予以举证;法官识别与适用该项民间规则。法官对民间规则的识别内容包括规范识别与效力识别两个方面。在相关的制度设计上,我国应当建立民间规则的司法识别机制,主要包括设立法官识别民间规则的标准、以民间规则的汇编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论民间法的法源地位 [J].
张晓萍 ;
韩江瑜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1, 23 (03) :48-53
[2]   论习惯法中的“法的确信” [J].
王林敏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1, (01) :23-28
[3]   论民间规则与司法能动 [J].
谢晖 .
学习与探索, 2010, (05) :115-122
[5]   民间习俗中的彩礼及其流变 [J].
李霞 .
民俗研究, 2008, (03) :253-262
[6]   论民间法的识别 [J].
王林敏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5) :16-23
[7]   民间法研究 主持人手记 [J].
谢晖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2) :35-35
[10]   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基础 [J].
刘作翔 ;
徐景和 .
法学研究, 2006, (03) :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