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秋四川盆地两次西南涡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与预报检验

被引:38
作者
宗志平
陈涛
徐珺
关月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暴雨; 西南涡; 中尺度对流系统; 预报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P457.6 [降水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和雷达、卫星等观测资料,从天气形势配置、对流活动特征以及预报检验等方面对2012年初秋发生在四川盆地的两次西南涡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重点对直接造成暖区对流性暴雨的MCS活动特征和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两次暴雨过程在天气系统配置上,都具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稳定、高原槽活跃,以及低层有西南涡生成等共同特点;但由于副高脊线的位置差异、西风带短波扰动强度差异等原因,造成系统移动速度以及降水落区的显著区别。在这两次暴雨过程中MCS都较为活跃,第一次降水过程中的MCS较为稳定,系统移动相对缓慢;第二次过程中出现了MCC,局部单点雨强突出,移动速度也相对较快。分析表明第一次过程湿层相对深厚,对形成强降水非常有利,而第二次过程中垂直切变相对较强,高层存在明显干层,从而形成了更强的层结不稳定性,有利于强对流风暴的形成。两次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暖区对流性质,不稳定性、LLJ急流轴位置在判断初始对流启动位置上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针对这两次过程的预报检验表明,数值模式在反映暖区对流上存在明显缺陷,而预报员在建立精细化的中尺度天气概念模型指导下,主观预报能够在一定程度对数值预报做出订正,提高对暖区对流性降雨的预报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67 / 5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西南低涡研究综述
    何光碧
    [J]. 气象, 2012, 38 (02) : 155 - 163
  • [2] 引发暴雨的西南低涡特征分析
    康岚
    郝丽萍
    牛俊丽
    [J]. 高原气象 , 2011, (06) : 1435 - 1443
  • [3] 高原涡诱生西南涡特大暴雨成因的个例研究
    赵玉春
    王叶红
    [J]. 高原气象 , 2010, (04) : 819 - 831
  • [4] 一次无地面冷空气触发的西南涡特大暴雨分析
    王中
    白莹莹
    杜钦
    李东川
    [J]. 气象, 2008, 34 (12) : 63 - 71
  • [5] 一次川渝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康岚
    冯汉中
    屠妮妮
    肖红茹
    张利红
    [J]. 气象, 2008, (10) : 40 - 49
  • [6] 一次西南低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顾清源
    周春花
    青泉
    张驹
    [J]. 气象, 2008, (04) : 39 - 47
  • [7] 2004年9月川渝大暴雨期间西南低涡结构及其环境场的分析
    赵思雄
    傅慎明
    [J]. 大气科学, 2007, (06) : 1059 - 1075
  • [8] 高原涡与西南涡耦合作用的个例诊断
    陈忠明
    闵文彬
    缪强
    何光碧
    [J]. 高原气象, 2004, (01) : 75 - 80
  • [9] 1998年夏季西南低涡活动与长江上游暴雨
    陈忠明
    徐茂良
    闵文彬
    缪强
    [J]. 高原气象, 2003, (02) : 162 - 167
  • [10] “81.7”四川暴雨期西南涡生成和发展的涡源诊断
    程麟生
    郭英华
    不详
    [J]. 大气科学 , 1988, (01) : 18 - 26